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今年以來,泉州市惠安縣緊緊抓住“民營企業服務年”的工作主線,創新實施源頭活水、閉環調度、企呼政應、簡便快辦、柔性護航、精準滴灌、科技強基、招工引才、市場開拓、親清引領等十大服務行動,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切實將惠企紓困、助力企業發展工作落到實處,以優化營商環境“硬舉措”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軟實力”增強,打造“惠”企“安”商金名片,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突出政策支持 當好惠企“店小二”
政策加碼,措施加力。在惠安速報微信公眾號上,點擊《惠企政策匯編來啦!干貨滿滿,推薦收藏》一文,即可全文了解各級獎補扶持政策,包括省級政策3份、市級政策18份、縣級政策12份,大大方便了企業經辦人員申請辦理相關獎補政策。
從惠安縣加快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若干措施,到進一步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惠安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獎勵措施,到大力培育發展規模服務業若干措施,惠安縣12份政策,涉及工業、商貿流通業、電子商務、知識產權、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等多領域,切實給足“真金白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發布《惠企政策匯編》(惠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針對政策落地落實,惠安縣財政局牽頭組織實施“精準滴灌”服務行動,通過財政服務再升級,積極優化惠企政策直達兌現平臺,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快速兌現。在原有90天壓縮到45天的基礎上,申兌時間再提速10%,今年以來已兌現涉企扶持資金近5億元。
惠安縣財政局局長鄭曉峰介紹:“我們主動簡化土地預申請保證金、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金相關事項辦理流程,通過網上通辦實現‘繳、退、轉’三個不見面,將原來一周的辦事流程縮短為一天。推行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線上審批一站式服務,服務流程由10個工作日縮短為即辦件,將‘一趟不用跑’落到實處。”
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暨民企服務年大會,擦亮“惠企安商”一流營商品牌(溫儀 攝)
“我局積極探索‘免申即享’政策兌現方式,在部分資金申報上,免去企業準備材料、提交申請等申報環節,縮短政策資金兌現時效,今年以免申即享方式兌現資金1909萬元,惠及企業128家次。對確實需要申報兌現的,材料能減盡減、流程能少則少,推進惠企政策內容顆粒化、精簡化,實現服務集中化、流程標準化、材料清單化,今年以來已有50余項政策通過惠企政策兌現平臺組織申報,兌現獎補資金2066萬元。”惠安縣工信商務局局長孫曉寅表示。
惠安縣科技局牽頭組織實施“科技強基”服務行動,收集整理118家企業創新指標數據,實行清單化管理,強化政策引導作用,出臺差異化獎補政策,組織兌現2022年度第一批獎補資金約2439萬元,扶持項目199個。
突出優化服務 當好助企“貼心人”
閩西南綠色建筑產業園項目位于惠安縣黃塘鎮,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130畝,擬建設16.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引入廈門建發等國企資源與惠安建筑產業強強聯合,配套建筑新材料科研、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業態,致力打造成為全省綠色建筑產業標桿示范園區,預計年產值6億元。目前,項目處于平整土地階段。
閩西南綠色建筑產業園效果圖(惠安縣發改局供圖)
該項目的開工建設殊為不易。期間,惠安縣發改局牽頭建立了重點項目“周”調度服務機制,幫助項目業主解決具體的困難。“比如,遇到土方車的運輸路線,以及項目紅線范圍內的征地問題,我們就聯合屬地鎮政府、項目業主、住建局等相關單位多次聯合調度來推進問題的解決。”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正是“閉環調度”服務行動的生動寫照。圍繞惠安縣“2023項目奮戰年”及系列項目攻堅方案,該行動著重解決久拖未決“中梗阻”問題、重大項目供地等征遷攻堅重點,各單位積極靠前服務,全力推動項目順利施工。
針對項目的快速推動,惠安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還牽頭組織“簡便快辦”服務行動。“通過聯審+聯辦加快審批提速,目前政務服務中心已開設立項用地、工規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4個階段聯審聯辦專區,將工程建設審批事項壓縮至1個工作日辦結,創新推行‘多證聯發’等審批提速模式,推動21個項目平均提速3個月。”該中心管委會主任黃翔表示。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中心通過“專班+專項”暢通責任鏈條,共組建1+8重點項目審批提速專班,開展專項調度20多場,助推項目開工建設。“幫辦+代辦”優化精準服務,共提供全程幫辦、代辦服務130多次,涉及439個事項壓縮辦結時限63%。“督導+督查”強化跟蹤問效,開展“輕騎兵”“大篷車”活動17場,協調解決項目征遷、人防面積抵扣費用減免等難點25個,開展實地督查7場,通報整改問題26個,全力實施重點項目全流程“幫督一體”機制,助推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
突出親清引領 當好利企“護航者”
中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提升市場活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聚焦中小微企業現狀及需求,惠安縣司法局牽頭開展“柔性護航”服務行動,執行有溫度的柔性執法,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活動開展以來,目前已有公安局、農業農村局、市監局、城管局、文旅局、應急局、交通局等19個部門編制了“四張清單”共計980項。其中,不予處罰清單644項,從輕處罰清單160項,減輕處罰清單154項,免予行政強制清單22項。今年以來依據“四張清單”對違法當事人作出不予處罰113407起,從輕處罰12起,減輕處罰5409起,免予強制0起,共減輕當事人經濟負擔1557多萬元。
“根據舉報線索,我們發現當事人在抖店發布推介石壺的廣告中含有絕對化用語。經綜合裁量,對當事人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紫山鎮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的規定,鑒于當事人初次違法,至案發時沒有銷售訂單記錄,未造成危害后果,且案發后及時主動改正,符合適用條件,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為企業家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惠安縣司法局供圖)
在“親清引領”服務行動中,依托“走進商協會 民企一家親”系列活動,以“加強銀企活動”“政策講解”為主題,舉辦“走進郵儲銀行”“走進石點頭(福建)全民教育營區”等主題活動,通過解讀中央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專題講座、銀企對接座談、愛國主義活動,有效地服務民營企業“生態圈”;在“企呼政應”服務行動中,舉辦優質中小企業申報輔導培訓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宣貫會,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系列務實行動持續為民營企業播灑陽光雨露,呵護民營企業成長壯大。下階段,惠安縣還將結合主題教育開展,深化實施“民企服務年”,進一步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行穩致遠。(陳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