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午1點多,在西華洋滯洪片區改造項目企業征遷二組供銷社動遷小組辦公點,征遷戶老林雖然心中很是不舍,但為了城市的發展,最終還是下定決心簽訂房屋征遷協議。
今年五十多歲的老林原在豐澤區北峰街道招賢社區經營一家樹脂廠。該廠房是一棟中西風格合璧的五層廠房,建筑面積有7700多平方米,主要用于從事樹脂工藝品的外貿銷售。20多年來,老林以廠為家,這里飽含著他的奮斗記憶。
由于片區發展需要,去年底,該廠房被納入西華洋滯洪片區改造項目征遷范圍。
項目征遷工作啟動后,動遷人員開始持續走訪,深入了解老林的想法和廠房的情況。出于心中的不舍和認為該建筑具有一定的保留價值,老林同意征遷的意愿不是很強烈。
做通群眾思想工作需要靠平時工作的點滴積累。為了讓老林感受到動遷人員的誠意,動遷人員常走訪、常動員,打好感情牌,從個人發展聊到城市發展,從片區現狀聊到片區未來規劃,全力爭取老林的理解和支持。并針對其對房屋面積測量的疑義,及時給予回應。老林提出哪里有疑義,動遷人員就立即協調測量隊到場復核測量。經過20多次的測量,老林漸漸打消了疑慮,但他依然舍不得這棟陪他奮斗多年的廠房。
隨著征遷工作進入掃尾階段,28日上午10點多,動遷人員再次約來老林商談簽約事宜。動遷人員從當前項目征遷態勢、片區發展需要、征遷補償協議內容等方面與老林進行深入交談,展現動遷人員的最大誠意。
堅冰終被暖流融化。經過了三個多小時的洽談,中午1點多,老林終于決定簽訂房屋征遷協議。“雖然心中很是不舍,但片區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大方向,自己也應該支持城市發展進程。”老林還表示,雖然房屋被征收了,但還是希望建筑作為豐澤區樹脂工業發展的見證,能夠得到保留。
征遷工作往往是場持久戰。“做好動遷工作,除了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外,還要依靠持之以恒的堅持,只有真正觸及群眾的真實想法,認真傾聽,及時回應,以情化人,群眾才能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企業征遷二組供銷社動遷小組負責人洪文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