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社區探索形成“一二三零”新模式,形成黨建工作合力;華城社區創新“網絡化”黨建的模式,力爭在2018年底打造成具有典型特色的“社區•商圈”區域化黨建平臺;華大電商園培養紅色“領軍隊” ,塑造人才“擎旗手”……日前,華大街道黨工委召開2018年度黨建工作推進會、第一次黨建聯席會議暨“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年”動員會,部署新一年黨建工作。
會議宣讀了《關于成立華大街道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若干職能組的通知》;街道黨工委書記分別與轄區各社區黨支部書記、街道機關支部書記、街道非公企業黨委專職副書記簽訂了2018年度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有關社區黨支部互簽社區黨建結對幫扶共建協議;街道去年新聘的社區、機關和非公黨建指導員逐一匯報介紹了黨建工作思路和工作成效;城東、華城等2個社區黨支部和華大電商園黨委負責人分別作今年重點黨建項目匯報發言;街道非公黨委專職副書記、黨工委組織委員分別部署2018年度街道非公黨建工作和街道“2018年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年”活動工作。
就如何做好新一年黨建工作,會議要求,街道上下要增強黨建工作的核心意識,黨組織書記、黨員領導干部增強黨建“主業”意識,把黨建工作抓得實、抓得牢、抓得好;重視組織建設,堅持黨的領導,抓牢強化政治功能這一根本、突出抓實支部建設這一基礎、嚴格黨員教育管理這一關鍵,夯實黨建工作的基層基礎;堅持示范帶動,緊緊圍繞“組織工作提升年”目標定位,通過項目帶動、品牌帶動,著力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黨建品牌,帶動街道基層黨建工作上臺階。
城東社區黨支部
“一二三零”新模式 凝聚黨建工作合力
城東社區黨支部按照“重點工作出亮點、難點工作求突破、常規工作有創新、整體工作上水平”的思路,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社區工作的基本立足點,探索構建出了“一二三零”黨建工作模式。
“一”即“一核”導航,強化黨支部核心作用 。社區充分發揮支部黨組織政治功能,使基層黨組織成為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堅強戰斗堡壘。“二”即“雙優”引領,實現黨建政務雙提升。以實施黨建創新創優工程引領帶動社區整體工作的全面提升,優化人居環境,增強社區組織的服務功能。 “三”即“三民”深耕,譜寫黨建發展新篇章。發揮黨組織作用,使群眾團隊聚得起、團得住、叫得應,實現黨組織對群眾團隊“號角式”呼喚,建設一支為民、愛民、惠民的黨支部。“零”即筑牢堡壘,讓黨建工作“零距離”。社區黨支部積極構建“零距離”社區服務體系,圍繞“黨員在身邊,先鋒服務在社區”這一主題,開展服務型社區創建活動,使社區為民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不斷攀升。
華城社區黨支部
“新時代”找黨建新路子 構建社區發展新格局
“新時代”、“互聯網”、“信息化”, 這是華城社區黨支部在基層社區黨建創新工作中一直探索的關鍵詞。
以黨建工作為核心打造服務型社區。華城社區以社區為大網絡、新興城市綜合體為中網絡、居民小組和居民小區為小網絡,黨員分屬到各個小區,形成“社區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居民”的網絡化管理模式。共享平臺資源,發揮社區區域化資源優勢,整合社區內黨建資源,建設開放式陣地,開展開放式黨建活動,吸納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共塑區域文化,打造黨建宣傳文化長廊,加強區域文化建設,彰顯社區文化軟實力,擴大黨建文化影響力。共聚各方力量,吸納華僑大學及其他回鄉大學生、志愿者、有專業特長或熱心社會公益的黨員、個人或機構開辦各類專業服務機構,開展社區服務,拓寬聯系群眾路徑,打造和諧社區。共促區域發展,加大與華僑大學共駐共建力度,擴大區域內高新企業、創業園區、企業文化等品牌效應,實現黨建帶居建、居建促黨建的協同聯動,構建活力社區。
華大電商產業園黨委
培養紅色“領軍隊” 塑造人才“擎旗手”
2018年,華大電商產業園黨委將黨建工作同高校資源相融合,堅持以服務企業、服務黨員、服務員工為主線,努力幫扶創業青年,在資源整合、提升黨員素質、組織生活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提升,打造“培養紅色領軍隊 塑造人才擎旗手”的非公黨建品牌。
園區黨委致力于把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成企業的骨干人才,著力打造在企業中起主導作用的書記隊伍、起中堅作用的黨員管理隊伍和起骨干作用的黨員技術人才隊伍。產業園黨委創建“企業黨建聯盟”,建立流動黨員支部和異地公司黨支部,實行“黨工僑”聯建機制,探索開放式黨組織生活的形式和內容,吸納和激勵園區企業人才發展,打通為黨員人才辦實事解難題的訴求渠道,提升了黨建工作與人才隊伍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