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福建省“福林票”首發儀式在德化縣成功舉辦,標志著德化縣在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林權資產折資量化運行機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再次踏上林業發展新征程。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旭東,德化縣人民政府縣長方俊欽等領導出席活動。
12月20日,福建省“福林票”首發儀式在德化縣成功舉辦
德化立足當地森林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林業+”多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全國首創 “產品+基地”林票制發模式,推出六個類型 “福林票”。德化縣縣長方俊欽在致辭中表示,此舉旨在激活森林資源內生動力,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以“小票據”盤活“大資源”、帶動“大發展”,是推動陶瓷特色支柱產業和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創新實踐。
“福林票”是縣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他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開展“林業+產品”合作經營的股權收益憑證。合作各方依提供的森林資源或出資情況折算投資份額,享有相應股權收益,為各方權益提供保障,激發森林資源活力。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銀行授信簽約儀式
德化國有生態林場場長賴淑瑜介紹,國有林場在其中發揮承上啟下作用。因德化“大城關戰略”,存在閑置林地和森林資源,國有林場統一經營管理,整合零散資源,出資并投入技術完善基礎設施,與企業合作,保障企業竹、木材原料供應,暢通供應鏈,保護資源,提升森林質量,服務陶瓷業、旅游業等支柱產業。例如,“陶瓷+竹碳+基地”Ⅰ類福林票成功發行,國有生態林場牽頭,讓陶瓷龍頭企業與林農的零星竹林有機融合,培育竹原料林基地,保障企業原料供應,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此次“福林票”共分六大類,包括 “陶瓷+竹碳+基地”“陶瓷+花卉+基地”“油茶+文旅+基地”“工藝品+林業剩余物+基地”“林下經濟”和“林業碳匯”類型,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推動多產業融合發展。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丁珌表示,“福林票”具有創新林票制發主體、推動跨界融合、拓寬融資渠道三大亮點,引導國有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參與,開展“林業+產品” 合作經營,推動“林票直接質抵押”信貸模式和林權反擔保林票融資經營模式。
活動中,華夏金剛、祥盛工藝等企業及部分村委會、林農代表獲首批福林票,肯定其在林業產業發展中的貢獻與引領作用。華夏金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秀婉稱,參與福林票項目可保障竹炭原材料穩定供應,助力拓展市場,推動陶瓷和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活動現場舉行銀行授信簽約儀式,國有生態林場與德化農信聯社簽約,開啟金融與林業深度合作,助力“福林票”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德化縣“福林票”的首發,為林業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融合注入新動力,有望在未來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許華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