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安溪,驕陽似火,生機勃發。
穿行茶鄉大地,“大白瀨”“大三環”等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機器轟鳴、吊臂起降,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廠房車間內繁忙有序,一線工人搶工期、抓進度、忙生產,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
與這火熱場景相呼應的,是一組亮眼的經濟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縣固投新增入庫項目217個,同比增長41.8%;成功簽約項目85個、總投資520.59億元,超時序15.07%,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項目攻堅:
快馬加鞭,勢如破竹
走進城東污水處理廠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細格柵、AAO池及二沉池已投入運行,日處理水量約1萬噸,排放標準達到一級B。作為城東片區擴容提質重任的關鍵工程,正是安溪縣以“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為抓手,統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改善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安溪縣緊扣加速產、城、人深度融合目標,精心制定實施方案,同步發力產業提升與安全韌性提升,推動城建項目“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列入市級“抓城建提品質”項目165個,已開工150個,累計完成投資89.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4.24%,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除城東污水處理廠,項目一線捷報頻傳。國泰達鳴生產項目部分房屋面梁板澆筑已完成;千安消防(安溪)廠區項目正加快外立面裝修;健為醫療三期研發中心項目主體結構施工告竣……一個個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一個個施工現場,你追我趕,競相建設,澎湃著大抓項目、大抓產業、大抓發展的強勁脈動。
國泰達鳴精密五金制造生產項目黃東華/攝
項目提速的背后,是機制護航的有力支撐。安溪縣充分發揮項目攻堅總指揮部“中樞”作用,“三局三辦”每周定期協調調度,截至6月底已召開26次協調會,精準破解72個重點項目堵點難點;創新推行“局長促投產”服務機制,縣直部門“一把手”帶頭下沉,全周期、全鏈條護航項目從開工到投產納統,真下現場、真解難題、真見成效。
這套問題導向、靠前服務、閉環管理的高效模式,強力驅動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超時序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安溪速度”,成為“項目提效年”最鏗鏘的實干強音。
“制定集中開竣工活動方案,積極參加全市重大項目暨重點招商項目集中開竣工、組織開展重點項目及文旅項目開竣工等活動,形成項目梯次推進、接續發展的良好局面。”縣發改局局長葉政賢介紹,將繼續常態化一線調研督查,緊盯未開工的重點項目和剩余計劃開工項目,高頻協調督促進度,確保項目按時開工、穩步推進。
截至6月底,全縣558個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358.3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7.17%,超時序進度17.17%,為全年目標任務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精準招商:
碩果盈枝,動能強勁
大項目、好項目從何而來?答案擲地有聲: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項目,更是后天的效益!
今年以來,安溪縣緊扣“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行動,將招商引資視為“大拼經濟、大抓發展”的“一號工程”和“源頭活水”,以更大格局、更實舉措、更強力度,為“項目提效年”注入汩汩活水。
招商引資的戰場上,縣四套班子領導掛帥出征,鄉鎮干部緊跟其后,職能部門協同作戰,馬不停蹄“南上北下”叩門招商。他們的足跡遍布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大西南地區等經濟熱土,瞄準行業龍頭、“鏈主”企業等,傾情推介安溪優勢、洽談合作意向、破解落地難題。這種頂格推進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招商層級和成功率。今年以來累計簽約項目20個,簽約金額達172億元。
精準招商的核心路徑,在于深耕“鏈式招引”。“圍繞精制茶加工、光電信息、新能源技術等重點產業鏈,細研上下游關鍵環節,按圖索驥、靶向發力,實現從‘單一項目招商’向‘產業集群構建’的躍升。”縣招商辦主任許奇樹介紹,如引進億枝春烏龍茶新茶飲原料茶生產加工項目,同時牽頭梳理泉州市烏龍茶產業鏈招商圖譜,為茶產業鏈精準招商提供“導航圖”。
與此同時,鄉情僑力正源源不斷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投資動能。今年以來,安溪縣精心搭臺,先后舉辦“溪聯兩岸 安創未來”安溪縣招商推介專場活動等,推動正統億原料茶生產基地等12個僑港澳臺及在外泉商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104.8 億元,超時序進度15.5%,實現“歸巢經濟”新突破。
錨定高質量發展,安溪縣招商高舉“三高”標尺——高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綠量。全縣招商系統聚焦這些引領未來的產業項目,主動出擊,搶占高端產業鏈制高點,攀升價值鏈核心環節,為縣域經濟注入更強勁、更可持續的新質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縣持續深化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不斷完善工業園區“抓投產、促納統、優存量、造業態”閉環運作管理機制,全力打造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2.0版本。聚焦載體升級賦能招商,工業園區持續釋放強勁“磁吸力”。截至5月底,“四個一批”園區已完成招商企業數36家,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新增產值32.05億元。
如今,招商引資的“金種子”正破土成林,結出累累碩果。弘橋溫泉生態旅游區、城東商業文旅綜合開發項目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眾多行業龍頭接踵而至,為安溪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營商環境:
梧桐繁茂,引鳳來棲
大項目紛至沓來,好企業爭相落戶!安溪這片投資熱土,正上演著從“筑巢引鳳”到“為鳳精筑暖巢”,再到“育得枝繁葉茂、引得百鳳來棲”的精彩蝶變——其背后,是安溪縣持續點燃投資“熱度”、提升營商“引力”的生動實踐。
“從立項到拿證,一路綠燈,速度超乎預期!”談及“和平百茶智慧園二期”項目的審批經歷,和平百茶負責人陳和平對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中心贊不絕口,專程為縣行政服務中心送上錦旗致謝。
如何讓項目跑出“加速度”?安溪縣亮出“集成服務”妙招。近年來,安溪縣積極協調發改、資源、住建等關鍵部門審批骨干入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公,提供“一站式”服務,系統性“砍”環節、“壓”時限。今年以來累計審批各類工程項目239個,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梧桐欲茂,必固其根。安溪縣持續深化“進窗口走流程”活動,聚焦“無證明城市”“數據最多采一次”等關鍵改革,“沉浸式”找痛點,完成即知即改問題45個;以“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為牽引,圍繞服務需求,通過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鏈辦理整合26個“一件事”,并在省網上線;全域開展“反向跑一次”活動,推動服務向“主動破題”躍升,全力疏通政務服務堵點49處,營商環境優化始終在路上。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安溪縣將“如我在訴”理念深植司法服務,創新建設“法院+公安+市監”協作涉訴主體信息查詢共享平臺,率先推行“免于提交”工作機制,延伸推進“免于證明”“免于審批”工作事項,加速訴訟服務領域“無證明化”進程,推動“減證便民”走深走實。4月10日,“三免機制”成功入選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為全省樹立了標桿。
還有更多服務舉措,解了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深化實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放款金額達115.44億元;建立健全準營行政許可、事中事后監管工作體系,推動市場主體“既準入又準營”;創新“四個一”優才服務機制,打造暖才新生態……這一系列精準滴灌、暖心護航的舉措,讓市場主體“如魚得水、如鳥歸林”,企業家們投資、扎根、深耕安溪的信心指數持續攀升。
因為“懂你”,茶鄉安溪更加可期。葉政賢表示,將聚焦“惠企最大化”核心目標,探索組建“惠企服務聯盟”,集成資源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全要素服務,并深化政務服務數字化變革,搭建“掃碼入企”“稅驛站”等系統,持續拓展“安溪溫度”與“安溪速度”深度與廣度,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安溪最鮮明的標識、最持久的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融媒體記者:吳梅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