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寧德 > 福安新聞 > 正文

福安老手藝人沈瑞光:守好“竹火籠”溫暖山鄉人

來源:福建日報 2024-01-23 15:51 http://www.413629.com/

  大寒剛過,氣溫驟降,大山深處的福安市松羅鄉飄起了雪花,村里的老人又拿出過冬“神器”——竹火籠。

  竹火籠,古稱熏籠,其歷史可追溯到漢代,稱得上是寒冬里的溫暖守護?!肚灏揞愨n》這樣記載:冬日,人皆攜一火籠,以竹編為籠,內置火缽。

  福安竹火籠主要由篾編竹體與陶缽內膽兩部分組成。陶缽內膽取料講究,是由山黃土與海黑泥按一定比例相互糅合燒制而成。其工序嚴謹,有很好的聚熱性,樣式精巧;竹體主要選用老毛竹,因其竹皮柔韌富有彈性,彎曲時不易折斷,且竹節間距長,更易于制作和儲存。

  福安洋西竹火籠編制技藝作為代表性傳承手工藝,2018年被收錄于民間工藝紀錄片《絲路百工》;翌年,被列入福安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做工講究,曾遠銷國外

  一條板凳、一條圍裙、一把篾刀,年過六旬的沈瑞光扛著清早進山砍回來的毛竹,在自家門口忙乎起來。

  只見他手法干脆利落,不需要尺子丈量,一根完整的毛竹轉眼就變成了粗細、長短各異的篾片、篾絲。一條條竹篾先用圓口編織法重疊散開,互相織成一個圓。再將較短的竹篾向內扣,較大的竹篾向下壓,用一根長約一米的細篾箍緊缽體。整個過程行云流水,沈瑞光邊做邊和路過的鄰居嘮家常,無需全程盯著手看。

  沈瑞光18歲起跟著父親學做竹火籠,一干就是幾十年,手法嫻熟。“鋸竹、削節、刮青、破竹、劈篾、刮篾、編織,竹體制作這7個步驟有講究,純手工完成,不下苦功夫,肯定做不來。”他說。

  竹火籠制作,慢工出細活,即使是有著多年經驗的沈瑞光,一天也只能完成三四個,能堅守到今天實屬不易。

  “我們洋西竹火籠堅韌耐磨,造型古雅,不事雕琢,且物美價廉,深得閩浙贛地區老百姓的喜愛。”沈瑞光說。

  據介紹,洋西沈氏于宋末元初自浙江遷入,并攜帶祖傳竹火籠編制手藝。此后世代相傳,鼎盛時期洋西村家家做火籠。

  “上世紀80年代竹火籠行情最好,村里一共9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特地抽出一些人,專門成立了一個火籠廠,不只賣給附近村鎮,更是遠銷國外,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客商都找我們進貨。”沈瑞光回憶說。

  沈瑞光的父親當年就在火籠廠上班。“我們4個兄弟姐妹,當時一年的學費只有兩元錢,家里還是負擔不起。”1980年,為了分擔家中壓力,沈瑞光開始跟隨父親學習竹火籠制作技藝。

  松羅鄉山地居多,氣候潮濕,便攜式的火籠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烘干取暖的首選物件。“那時候日子苦,鞋子穿爛了,就用火籠焐腳。天寒地凍時,還好有火籠給家人一絲暖意。”沈瑞光說。

  成家后的沈瑞光繼續從事火籠制作。“當時制作火籠的竹子都是我和妻子走到兩公里外的山上用肩扛回來的,來回要六七個小時。即使累到不行,晚上我還要再堅持堅持,和妻子一起多趕制幾個火籠。”沈瑞光是打心眼里喜愛這門手藝,沒少花心思琢磨,靠著這門手藝,家里生活越來越好。

  參展觸網,點亮老手藝

  隨著空調、電熱毯和暖手寶的普及,昔日紅火的洋西竹火籠風光不再,村里的年輕人紛紛進城闖蕩,原本家家戶戶熟稔的技藝僅剩沈瑞光一人在守護。

  竹火籠銷量雖不及從前,但卻還是民間婚俗的剛需用品。“在福安,女兒出嫁時,家人要準備一對火籠,里面放兩包炭,寓意今后生活紅紅火火,不忘娘家。婚后頭一年的除夕夜,兒媳還要將兩個燒熱的新火籠恭敬地捧給公婆焐,以表孝心。”沈瑞光說,時至今日竹火籠的實用性還很強,在山區仍被廣泛使用。

  為了不讓這門非遺制作技藝失傳,松羅鄉積極行動,一方面在中心小學開設竹火籠編制興趣課程,傳承從娃娃抓起;另一方面,引導手藝人與時俱進,從竹火籠的外形創意、使用功能上進行改進創新,更好地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

  為拓寬銷路,沈瑞光帶著竹火籠到廈門、福州等地參加各種展覽。“2018年,我們帶著100多個火籠到三坊七巷參加活動,被當場搶購一空,還接下不少訂單。”他說。

  “我們還在積極幫助沈師傅和松羅商會對接,利用電商、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讓這門老手藝煥發新光彩。”松羅鄉黨委宣傳委員林華說,下一步將加快與現代生活美學融合,發力文創產品,吸引愛好傳統工藝的人們加入傳承洋西竹火籠的行列,激發年輕一輩對竹火籠的喜愛。(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雷津慧 李郁 文/圖)

原標題:福安老手藝人沈瑞光:守好“竹火籠”溫暖山鄉人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 王滬寧出
  • 福建省防指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 寧德時代獲國內首張儲能系統國標認證證書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公布 福建省時隔6年 廈金大橋(廈門段)步入大規模裝配化施工 福建省第六批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 看見惠安|父親節快樂 看見惠安|父親節快樂 以下可能是引誘老年人參與非法集資的誘餌 生活百科:喝水多多益善嗎,尤其是夏天 兩岸大健康產業合作發展論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