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強化法律監督,讓經濟運行更加安全有序,讓企業經營環境更加和諧穩定,讓國家惠民政策更加精準落實,為實現百姓富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這是三明市檢察機關服務“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建設的真實寫照。
2014年至2016年11月,三明市檢察機關共審查起訴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539件777人,懲治妨害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盜竊、搶劫、詐騙侵財型犯罪和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穩定的刑事犯罪案件2894件4488人,立案查處影響國家惠民政策落實的各類職務犯罪案件65件92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358萬元,努力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保駕護航。
檢察官了解污水處理流程和設備運行情況
規范發展
讓經濟運行更加安全有序
2016年9月23日,尤溪縣法院根據檢察機關指控,依法認定被告人卓某慶、曾某權、曾某盛、陳某亮犯強迫交易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依法認定卓某城犯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修復受損的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原來,早在2013年8月,尤溪縣因公路建設需要,決定對華宇布業有限公司進行征地收儲。經福建某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認定華宇布業有限公司總價值2228.8萬余元,其中,機械設備評估價值為1324.7萬余元。該縣按評估價值相近的價格,先后兩次組織公開拍賣活動均流拍。為盡快盤活資產,該縣又以評估價值的10%作為起拍價即164.66萬元進行拍賣。經2015年9月9日組織的拍賣會開展競拍活動,卓某慶以底價拍得拍賣物。
拍賣所得緣何與評估價值相差如此巨大,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尤溪縣檢察院及時派員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經公安機關偵查查明:卓某慶、曾某權、曾某盛、陳某亮、卓某城涉嫌采用毆打、威脅等手段,逼迫另一競拍人肖某、鐘某浪放棄參與競拍活動,從而達到以底價拍得競拍物的目的。法院根據檢察院的起訴意見,決定對涉案被告人分別作出上述判決。此外,公安機關還查明福建某資產評估公司評估員林某榮等涉嫌構成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目前此案正在審查起訴之中。
卓某慶等人強迫交易案的成功辦理,只是三明市檢察機關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典型案例之一。2014年以來,三明市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強迫交易、假冒注冊商標、合同詐騙、非法經營和串通投標等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犯罪案件118件214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同時,三明市兩級檢察院還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并出具證明文件24896份,規范市場準入,防止有行賄記錄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民事行政檢察部門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組織開展收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專項活動。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監督程序,分別督促收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1700余萬元、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205萬余元。
三明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確保經濟運行安全為目標,認真研究經濟新常態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2014年以來,重點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金融詐騙和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312件357人。在辦案中注重風險評估、妥善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突出問題,確保經濟運行安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檢力下沉
為企業創造
和諧穩定環境
2014年4月14日,大田縣檢察院干警在開展巡回檢察中,發現上京鎮下溪口村民與溪口煤礦之間因煤炭開采造成水源污染問題,村企矛盾激烈,引發群體性沖突事件,導致故意毀壞財物和故意傷害刑事案件發生。由于雙方當事人互不相讓,糾紛不斷升級,隨時可能釀成更大規模的群體性斗毆事件。該院巡回檢察人員并沒有就案辦案,而是開展了歷時一年多的說法釋理和居中協調工作,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化解村企矛盾。2015年6月11日,大田縣檢察院依法對3名涉案人員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既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也維護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真正實現平等保護,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經營環境。
為更好地延伸檢察觸角,促進檢力下沉,及時掌握治安動態,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強化說法釋理,就地化解矛盾,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三明市檢察院決定在全市推廣大田縣巡回檢察經驗。組織全市檢察機關采取“建室、設點、聘員、聯戶”方式,在重點鄉鎮設立巡回檢察聯絡室43個,在重點鄉村、廠礦企業和工業園區設立巡回檢察聯絡點58個,在臺商集中區設立涉臺巡回檢察聯絡點5個,聘請檢察聯絡員296名。從而形成“建室設點到鄉村,聘員聯戶到農家”巡回檢察網絡化模式,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
三明市檢察機關堅持以巡回檢察機制為依托,充分發揮巡回檢察在社情民意反應靈敏、百姓需求把握精準、決策應對科學準確的優勢,將法律監督觸角延伸到全市124個鄉鎮。2014以來,三明市兩級檢察院干警深入走訪鄉鎮、村委會、國營農場等222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141次,為轄區內村民和未成年人定制“法制套餐”,編寫和印刷《村干部預防職務犯罪教育讀本》12000本,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建立巡回檢察聯絡員微信群,及時處置涉檢輿情、涉檢信訪、群眾司法訴求及重大交通肇事案件、重大森林火災案件、重大治安穩控事件等信息,解決群眾訴求,化解矛盾糾紛。
檢察監督
讓惠民政策更加精準落實
2015年1月上旬,建寧縣檢察院組織開展專項檢察監督活動,成功查辦了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通過虛報冒領方式,騙取省級儲備訂單糧食補貼530余萬元的特大系列案件。以涉嫌濫用職權、貪污、受賄罪,對該縣糧食局原局長鄒某某、購銷公司原經理曾某某、原副經理唐某某、會計陳某某、城郊糧站站長周某某立案偵查。經法院審理,依法判處購銷公司原經理曾某某有期徒刑4年,其余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1年至2年6個月不等的刑期,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70余萬元。
2016年1月20日,泰寧縣檢察院利用開展扶貧資金專項檢察監督的契機,以宏泰生豬養殖有限公司騙取省級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專項補貼60萬元案件為突破口,以涉嫌受賄罪、玩忽職守罪對原發改局副局長李某某立案偵查,法院據此對李某某作出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的判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2.7萬元。同時,將有關涉嫌詐騙的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偵查。經法院審理,依法對涉案的溫某某、鄧某某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6萬元。
為充分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加快推進百姓富的步伐,國家啟動了扶貧攻堅戰略,相繼出臺一系列惠民政策。為確保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到位,防止惠民資金跑冒滴漏,三明市檢察機關相繼開展對省級儲備糧食訂單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農機補貼、生豬標準化養殖補貼、勞動力轉移培訓補貼等領域專項檢察監督活動,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達數千萬元。2014年以來,共立案查處涉及惠農領域的職務犯罪案件78件120人,依法查處了清流縣畜牧水產局副局長應某等人濫用職權、貪污受賄致國家生豬標準化規模建設補貼款被套取案;寧化縣糧食局局長賴某等人濫用職權、受賄致使儲備訂單糧食補貼被套取案等一系列有重大影響的職務犯罪案件。其中,永安市、三元區、梅列區和大田縣等地檢察院查辦家電下鄉騙補系列案件,梅列區、沙縣、永安市、尤溪縣等地檢察院查辦農機補貼系列案件,確保國家扶貧資金運行安全,得到社會各界好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州機場第二高速公路項目獲重大進展 亭江2025-06-0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