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深夜11點50分,11歲的福建省泰寧縣開泰鄉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周紹杰終于安心地回家睡覺了。如果是平常,他早就睡了,但因為心里牽掛明天能不能上學,他一直守在現場,直至看到武警交通部隊把戰備橋架好通車。
周紹杰是福建泰寧縣大龍鄉官江村的一名小朋友,5.8泥石流災害發生的時候,官江村村口的一段約35米長的鄉村道路被沖毀,沖溝深達20米。這是官江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陸路通道,另外一種出行方式是坐船。過去周紹杰從周一到周五都是在村口坐車去十幾公里外的鄉里上學。泥石流發生后他已經一周沒上學的。前幾天他都很發愁以后怎么上學,如果路長期不通,父母只能去鄉里為他租房子才能保證上學,而房租將增加家里的開支。自從武警交通部隊2天前開始在這架橋,周紹杰心情就開始好起來,到今天午夜11點多心情就特別好,因為他看到武警交通部隊的橋已經架好,他明天早上肯定可以去上學了。
“5月8號以后,我們官江村1000多名群眾外出的道路中斷,30多名學生不能順利上學,村里幾家養豬大戶飼料都快吃光了。”一直等著放鞭炮慶祝通車的官江村村主任盧順其告訴記者。
泰寧縣邱源華副縣長對記者說,泥石流沖斷道路導致官江村等3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成為孤島,約4100名群眾無法正常出行,100多名中小學生無法正常上學。現在武警把橋架好了,交通馬上恢復,一切都將恢復正常。
武警交通指揮部許鋼鋒副司令員介紹,這次安裝的是新式貝雷橋,全長61米,自重150噸,最大荷載50噸,作為我國交通戰備器材它可以克服江河、斷橋、溝谷等障礙,這也是武警交通部部隊在救援中安裝跨度最大的一次。
據了解,5.8泥石流災害發生后,武警交通部隊第一時間派出專家組和專業救援官兵190名、設備61臺套趕到災區展開救援,他們一面搜救失聯人員,一面架設戰備鋼架橋、清理打通損毀路段,官江村口這座橋是跨度最長、難度最大的一座,隨著這座橋的架成通車,也標志著泰寧5.8暴雨泥石流中斷的道路全部恢復通行,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將逐步恢復。
(武警交通部隊龔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