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0日訊 國內不少地方早已推行長途客車凌晨2時至5時停止運行的措施,昨日,海都記者走訪調查,發現滬昆高速爆燃事故車輛閩BY2508所屬的福建省莆田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曾因凌晨違規運行上過“黑名單”。
而“紅眼客車”奪命已非第一次。還要用多少生命去追問:嚴規為何剎不住“紅眼客車”奪命的車輪?危險化學品運輸,為何又出了問題?
救援人員正在清理現場
【調查】
7月8日最后車檢合格
記者從莆田汽車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事故車輛閩BY2508為宇通公司出產的大型臥鋪客車,型號為ZK6127H,核定載客53人。該車于2010年10月投產,最后一次檢驗日期為2014年7月8日,在涵江汽車站檢驗,結果為合格。該客車上共有兩名司機,均為四川人。其中,彭駿昌是四川自貢人,今年51歲;賈安奎為四川高縣人,今年38歲。該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投保100萬元,機動車強制保險投保12.2萬元,承運人責任險投保每座50萬元,共投保53座,均在有效期內。
因“紅眼客車”涉事公司月初上黑名單
駕駛員疲勞駕駛是長途客車運行的一大安全隱患,為此,國內不少地方早已推行長途客車凌晨2時至5時停止運行的措施。然而,莆田仍有部分客運車輛,抱著僥幸心理,在上述時段偷偷上路。
在本月初,莆田市運管部門通報了部分客運車輛凌晨2時至5時違規運營的情況,包括莆田汽車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興安運輸聯運有限公司、莆田中旅交通運輸有限公司、莆田興龍祥旅游汽車有限公司等4家運輸公司的多輛長途客車上了“黑名單”。
其中,莆田市衛星定位管理分中心為期一周多的抽查中,發現莆田汽車運輸股份有限公司5輛客車9輛次在凌晨2時至5時違規運營。此外,省運輸管理局等有關部門也通報或抄告,莆田汽車運輸股份有限公司9輛客車23輛次在凌晨2時至5時違規運營。
而此次燃爆事故發生的時間是在凌晨3點左右,這也表明,其從凌晨2時至事故發生前仍在違規運營。對此,莆田汽車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安保部相關負責人坦承,該公司的客車確實在凌晨2時至5時有違規運營情況,這與管理上的漏洞有關,目前,他們已要求所有長途客車進行整改。
記者獲悉,目前,莆田市運管部門已發文要求各運輸企業加強營運車輛的動態監管,嚴格落實凌晨2時至5時停止運行的管理規定,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對相關客運車輛要及時進行嚴肅處理;對多次違反規定的車輛、駕駛員,要求企業列入重點管理對象,重點監控,落實整改,確保運輸安全。
【追問】
嚴規為何剎不住奪命“紅眼客車”?
國務院2012年7月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創造條件積極推行長途客運車輛凌晨2時至5時停止運行或實行接駁運輸。要求“確??瓦\駕駛人24小時累計駕駛時間原則上不超過8小時,日間連續駕駛不超過4小時,夜間連續駕駛不超過2小時”。
然而在此之后,“紅眼客車”奪命事故卻依然在發生。“7·19”事故也發生在凌晨3時左右。
另據央視披露,福建省交通運輸管理局的信息顯示,涉事車輛閩BY2508大客車出事前回傳的GPS信號中,客車18日上午8點從福建莆田出發,當天23點左右進入湖南,2點56分車速降為0。客車途中沒有超速,約19個小時中,只休息了3次,累計64分鐘。而按要求,這趟車即便全在白天行駛,按4小時休息一次的要求,也應休息4到5次。
嚴規出臺,甚至相關運輸公司因為違規已經被通報,為何仍剎不住“紅眼客車”?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管理專家、教授陳艷艷說,一方面,目前針對“紅眼客車”違規運營和司機疲勞駕駛,盡管有GPS等監測系統,但現狀大多是“監而不全”、“監而不控”,許多司機刻意關閉、逃避監測;另一方面,目前處罰條例力度太弱,導致違法成本低,震懾效果不強,“如果違規運營、疲勞駕駛和企業的長期營運資質掛鉤,就會大量減少這類情況的發生”。
危化品運輸成“流動炸藥庫”
根子在哪兒?
此次“7·19”事故追尾小貨車中載有疑似易燃物已確認為乙醇?!盀榱颂颖軝z查,車廂側面還裝了個門進行偽裝。我們交警看不到里面的東西?!焙鲜「咚俳痪ш犛嘘P負責人在現場表示,運輸疑似易燃品的車是肇事車輛,經過非法改裝后上路行駛,追尾大客車后,易燃品全部漏到地上,瞬間爆燃。目前,車主已被控制。
事實上,危險化學品運輸成為“流動炸藥庫”也非孤例。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通報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億噸危險化學品來往運輸,事故風險大,排查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陳艷艷認為,?;愤\輸頻頻“惹禍”,癥結首先在于相關部門對于運輸司機的資質認定不到位、培訓機制不完善;其次,違法成本太低,“違規上路”的懲罰并沒有和長期營運資質綁定,導致部分司乘人員責任心淡漠、運營企業存僥幸心理,為事故埋下隱患。
“監而不控,就堵不住事故。一方面,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一旦發現違規,要立即采取執法措施,發現一起就要嚴處一起。”陳艷艷說。(海都記者 陳盛鐘 李偉強 陳小芳 實習生 林養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