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qū)筍江公園,秋風吹折蘆葦腰
昨日下午4點多,泉州市區(qū)刺桐路上,一女子在風雨中騎行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與周末的燥熱相比,昨天,泉州涼風陣陣,午后最高氣溫從周日的30℃左右降到了24℃~25℃之間。一夜之間,暑意全消。從昨日中午開始,泉州市區(qū)就飄起陣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到了傍晚,氣溫已逼近20℃。氣象部門預計,從今天開始到周五,泉州都將沐浴在秋雨之中。
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冬,代表著冬季開始。可是,在氣候學上,泉州的秋季才剛過去一半,要到12月,冬季才正式來臨。泉州人素有補冬的習俗。昨天,泉州市區(qū)水門巷門庭若市。專家提醒,補冬正當時,健身更有用。
【立冬】4天之內降雨降溫 利于緩解沿海旱情
昨天,立冬前一天,氣溫驟降,久違的雨絲還緩緩飄下,更增添了幾分寒意。走在馬路上,周末還穿著短袖的人們,已紛紛穿上長袖外套,舉著傘,還要和大風抵抗。
受海上低值系統(tǒng)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從今天起到周五,泉州將出現(xiàn)一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今天,泉州陰有小到中雨,明后兩天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qū)有大到暴雨。到了周五,降水逐漸減弱,以陣雨為主。
進入9月以來,我省中南部沿海地區(qū)降水比歷史同期偏少6~8成,崇武和晉江等沿海地區(qū)已經出現(xiàn)中旱到重旱。此次降雨過程,雨量可達70~120毫米,局部可超過120毫米。這將有利于緩解或解除沿海旱情。
冷空氣來臨前后 氣溫驟冷驟熱
伴隨著降雨,最高氣溫也是一路下跌,最近幾日僅維持在22℃左右。處于秋季的泉州,兩三天內,氣溫變化幅度不小。
當冷空氣來臨前,尤其是強冷空氣,都會有幾天連續(xù)升溫。當強冷空氣影響時,氣溫會急劇下降,冷空氣過后一兩天,氣溫又迅速回升。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一定要注意適量增減衣物,避免因溫度變化引起不適。
【補冬】泉州習俗 補冬這天不討債
俗話說,“一年補通通,不值補立冬”、“立冬有進補,春來勇如虎”。民俗專家傅孫義表示,泉州民間認為,立冬以后天氣會逐漸寒冷,勢必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因而約定俗成地在立冬進補。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債主都不得在立冬這一天追討債務,更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他人補冬,違者就會被眾人譴責。因此,很多人都說補冬的習俗是為普通老百姓著想,十分貼心照顧,立冬也被稱為“窮人的節(jié)日”。又因為立冬這天不用祭祀祖先和神明,所以也被稱為“活人的節(jié)日”。
水門巷羊肉鵝肉賣得最火
“明天晚上,叫女兒、兒媳都回家,好好補身子。”昨天,厝邊老黃和老伴在水門巷買了2只鴿子,一臉歡喜。立冬前一天,泉州市區(qū)水門巷賣羊肉、狗肉和鵝肉等補冬肉食的店,比往日熱鬧許多,巷子里處處洋溢著肉香。
經營一家羊狗鵝肉店的陳老板說,他們幾天前就忙了起來,今天客人最多,最少要忙到凌晨。“這幾天買羊肉的最多,其次是鵝肉,吃狗肉的較少,我們進貨也會借鑒往年顧客的購買意愿,多進些羊肉。”
“羊肉容易消化、低脂肪、膽固醇少,老人吃了既補又防寒。”楊女士一早就到店里買羊肉,希望讓家里的兩位老人過個暖冬。
而厝邊蔡阿姨家往年都是買羊肉,聽兒子說鵝肉養(yǎng)胃補氣、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決定今年換一換口味。
記者從泉州市區(qū)幾個菜市場了解到,同去年相比,大部分肉類價格都略有上漲。“羊肉去年一斤23塊,今年漲到27塊了。”
泉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治醫(yī)師黃閩杰說,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看,冬天進行適當的營養(yǎng)補充,能補血氣,給身體提供營養(yǎng)基礎,提高人體免疫力,可以在來年病菌活躍的春天不易生病。身體陽虛者可以用羊肉、狗肉、鵝肉等進行溫補;而身體陰虛的,則要用海鮮、水母鴨等來進補。他特別提醒,平時如果沒吃羊肉、狗肉的,不能隨意吃,中老年朋友更應該注意。
一日大補不如天天運動
除了吃好,鍛煉身體也不能忽視。昨日,泉州降溫,但在筍江橋下,泉州冬泳協(xié)會的一群愛好者依然堅持下水。
“天天都來,大家的身體都非常好!”協(xié)會副會長吳端識說,他們協(xié)會現(xiàn)有會員300多人,其中不乏退休的老年朋友。果然,在江面上,一位頭發(fā)蒼白的老伯正逆流而上,速度一點也不輸年輕人。“他呀,都70幾歲了!”
泉州師范學院生物學副教授辛碧芬認為,適當的體育鍛煉能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的各項功能保持良好,營養(yǎng)的吸收也會更好,提升免疫力。
泉州市區(qū)具體天氣預報:
今天,小到中雨,20℃~22℃;
9日,中到大雨,19℃~21℃;
10日,中到大雨,17℃~21℃;
11日,小雨轉陰,16℃~21℃;
12日,陰轉多云,16℃~23℃;
13日,陰,17℃~25℃;
14日,陰轉多云,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