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機位,電影開拍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董生與李氏》和《節(jié)婦吟》都是梨園劇的經典之作,擁有大批戲迷。而今,它們即將搬上電影屏幕,由著名導演馮小寧執(zhí)導。昨天,這兩部戲的數(shù)字電影開機儀式在泉州市梨園戲古典劇院舉行,泉州市代市長黃少萍、副市長潘燕燕等出席并揭幕。
簡單精致的舞臺背景,琵琶、洞簫、南鼓等伴奏在屏風后準備就緒。開機儀式一結束,馮小寧就直奔排練場地試拍。他曾導演了《戰(zhàn)爭子午線》、《北洋水師》、《紅河谷》、《舉起手來》、《紫日》等多部優(yōu)秀電影,首次接觸梨園劇,就將之搬上電影屏幕。
燈光亮度、背景布置、機位調整,和演員交流,每一個細節(jié),馮小寧都要求精準到位。此次,他不僅擔當兩部梨園劇的導演,還親自任攝像。“梨園劇是千年來文化的凝聚,用現(xiàn)代藝術手段記錄下來,可以將這些寶貴的文化傳承下來”,馮小寧說,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不能盲目扔了,社會發(fā)展到一個階段,人們便會回過頭來品味這些文化。此次拍攝兩部梨園劇,對他來說也是一次學習機會。
《董生與李氏》、《節(jié)婦吟》由國家一級編劇、著名劇作家王仁杰創(chuàng)作,曾榮膺多個國家級舞臺劇目獎項。今年,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劇協(xié)策劃的“梅花獎數(shù)字電影工程”拍攝計劃,兩劇成為首批入選作品。王仁杰表示,此次劇目拍攝成電影,在劇情上沒做任何改動,盡量做到原汁原味。但是,在表演、燈光、音樂、舞美上要求更高。梨園劇院相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舞臺音樂,劇院特地請來港澳等地的演奏人員加入,道具也更加精美。
主演曾靜萍說:“《董生與李氏》、《節(jié)婦吟》拍成電影,以新的形式呈現(xiàn),很多人有期待,也有擔憂,我相信,一定能做到古老與現(xiàn)代恰到好處地結合。”
據(jù)悉,早在1956年,泉州傳統(tǒng)梨園劇《陳三五娘》就被拍成彩色戲曲片,向觀眾展現(xiàn)了泉州南戲的藝術魅力。此次的電影拍攝工作將于本月11日左右結束,不久,人們就可以在電影院中觀看了。(本網記者 鄭慧雅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