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地溝油”變身高檔化工原料
廢棄食用油脂放入原料槽。
在化驗室里盛放藥品的試劑瓶檢測。
成品之一的硬脂酸,用于塑料、橡膠成品添加劑。
“地溝油”經(jīng)過再生產變成化工原料
近日,公安機關破獲一團伙生產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這也是全國公安機關首次全環(huán)節(jié)偵破非法收購“地溝油”煉制食用油,并通過糧油公司銷售給群眾的案件。由此,“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傳聞得到證實。
現(xiàn)在,人們談“油”色變,其實,“地溝油”也可以變廢為寶,在泉州,“地溝油”華麗變身為高檔化工原料。昨日,記者探訪了泉州唯一一家具有“地溝油”處理資質的公司,探秘“地溝油變身之旅”。
華麗轉身全程機械凈化“地溝油”
還沒到該公司,幾個高聳的鐵塔首先進入我們的視線。公司董事長葉建源介紹,經(jīng)過這幾個鐵塔,“地溝油”搖身一變,成為供不應求的化工原料。
1999年,葉建源從加拿大引進一套設備,做起“地溝油”的凈化工作。公司余工程師介紹,凈化過程是:將收集來的“地溝油”、酸化油,倒入原料池,然后抽到槽罐內,經(jīng)過水雜分解,再經(jīng)過6個精餾塔的持續(xù)真空精餾。
據(jù)介紹,“地溝油”“變身”全過程機械化,大部分作業(yè)人員只需在儀表室內關注儀表上的各項數(shù)據(jù)。在儀表室內,生產車間林主任守著幾個大儀表,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登記,包括塔內的溫度、真空,原料的凍點、色澤、酸值等。而專業(yè)的化驗員會對產品的凍點、色澤、酸值等進行化驗,這也是產品能否達到客戶要求、是否成功的關鍵。
年產近萬噸原料不足沒法擴大產量
“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催化劑,產品包括植物油油酸、硬脂酸、植物油瀝青等。”付經(jīng)理介紹,植物油油酸主要用于合成醇酸樹脂、合成洗滌劑等,而硬脂酸則主要用于塑料、橡膠等產品的添加劑。這些產品主要賣給華潤、嘉寶莉等知名油漆公司,作為化工原料。
營銷部付經(jīng)理介紹,該公司年處理廢油12000噸,生產植物油油酸8000噸,加上其他產品,年產化工原料近萬噸。“但原料不夠,沒有辦法擴大產量,廣東等地很多客戶有需求,但我們無法供應。”
□早報記者許鈸鈸王柏峰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