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官兵、早報記者漂洋過海探訪泉版魯濱遜 大竹島上 這個中秋不寂寞
月光下,老林和老伴在燭光下吃月餅過中秋。
漁船開往大竹島,楊阿姨樂開了花。
記者和邊防官兵帶著禮品登船前往大竹島。
為了待客,熱情的老林決定奢侈一把,讓柴油機發電照明。
67歲的林穎老人在惠安大竹島獨守孤島23年,被人們稱為泉州版魯濱遜。此前早報記者曾數度登島探訪,同他結下友誼。9月9日(農歷八月十二)晚,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惠安蓮城邊防派出所官兵和東南早報記者陪同其家人又一次登島,看望、慰問老人。當晚記者露宿島上,與老人共同生活15個小時,提前度過一個特別的中秋節。
海上生明月
“突突突——”
馬達聲劃破海面寂靜,記者一行乘坐的漁船劈波斬浪駛向大竹島。此時,海面已籠罩著一層薄薄的夜色,朦朦朧朧間,黛青色的大竹島浮現海天相接處。
船頭坐著老林的老伴楊阿姨,她想趕在中秋前上島陪陪老林。整個行程約摸一個小時。
海上生明月。農歷十二的月亮已漸漸盈滿,悄悄掛在右前方空中,陪著我們一路走下來,波濤起伏的海面映照著月光,恍若一匹巨大的金色綢緞在翻滾。
近了,一抹孱弱的亮光從島上傳出。老林已守候在碼頭,一個勁兒地招手。
沿著崎嶇的羊腸小道,老林把我們引到了他的駐地——早年農場留下的一幢三層樓房。
月餅白酒慰問守島人
“你是潘登,你是劉波?”老林聽到記者自報家門,立即記起來。“你們來過好幾次,名片我還保存著,就是對不上號。”
有客人登島,老林很開心,忙前忙后招呼。島上照明主要是蠟燭,這讓初上島的人不習慣。老林來到東側一房間發電,那里有一臺老式的柴油發電機,由于年久失修,零配件已有損壞,老是漏機油,但為了招待客人,他還是啟動了發電機。隨著發電機的轟鳴聲,電燈亮起來了。
老林的老伴楊阿姨直接進了廚房,燒水招待來客。柴火送進灶膛,一股青煙躥了起來。老林邀請大家在院落前坐定,一一斟上鐵觀音。“在島上沒事,一個人就喜歡泡茶。”老林說。
邊防官兵將帶來的月餅、食用油、白酒等物品送到老林手上,這讓老林很感動,他連聲感謝大家的探望和關心。官兵因為還有事,連夜乘坐漁船返回,老林一路把他們送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