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爸爸媽媽不要買荔枝給小孩吃,昨天某幼兒園一小朋友吃了荔枝后開始發高燒,帶到醫院治療,醫生說現在的市面上銷售的荔枝幾乎都有浸泡過酸性藥水,小孩吃后容易引發高燒、手足口病等。”近期,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廣泛傳播的這則有關荔枝泡藥水的消息讓延城不少市民談之色變,不少市民疑問:消息是否屬實?荔枝究竟能不能吃?
連日來,本報記者在延城市場上進行了調查,并走訪相關部門、機構了解真相。
市民:心存疑慮暫不敢買
此時正是荔枝銷售的熱季,在延城各大超市、水果銷售店內,一顆顆、一扎扎或一箱箱新鮮飽滿的荔枝被擺在醒目的位置上。記者發現,不少市民購買的熱情卻并不高。
“最近我很少買荔枝,說是有泡藥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還是少吃點算了。”正在某超市購物的陳大媽告訴記者,原先自己很愛吃荔枝,但兒媳婦交待最近要少吃,說是有問題,所以最近都沒敢買。和陳大媽一樣,林小姐也表示,不管傳言是真是假,出于孩子安全的考慮,她近一個月都沒有購買過荔枝。
采訪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雖沒聽說荔枝泡“藥水澡”的傳聞,但這些年確實有一些不良商家為保持水果新鮮好看,在上面動起了歪腦筋,他們認為不管是荔枝或是其它的水果,要盡量避免選購那種外形看起來完美,顏色又特別漂亮的水果。
商販:使用冰塊保鮮荔枝
記者來到延城一家水果批發市場,看到兩三家批發商正從市場批發整筐荔枝,當記者詢問荔枝表面是否噴灑過化學溶液時,批發商們均表示不知情。記者追問荔枝表面為什么是濕漉漉的,他們告知,因荔枝遇到高溫容易酸化,運輸時要保持低溫,所以都是采用冰塊保鮮,表面濕漉漉很正常,因為是冰水。“這段時間的荔枝多是來自廣東,本省荔枝還沒大量上市。”一位批發商如是說。
隨后,記者在一市場賣水果的攤位上看到,商販將一箱剛開蓋的荔枝拿出來后,白色泡沫箱底確實有一些碎冰塊,而且荔枝聞起來并沒有化學溶劑的酸氣味。
部門:未接到過此類投訴
荔枝表面濕漉是否真如商家所說是冰水所致?記者希望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得到真相,然而,該部門工作人員告知,市農業部門主要負責監管農產品生產源頭的質量安全,由于南平不是荔枝的主產區,幾乎找不到荔枝樹,自然無法產生監管問題。
隨后,記者又來到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監管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正規的水果批發市場,會每天對每種水果進行抽樣檢查,如在抽檢過程中發現異常,市場管理者會上報有關部門。目前,延平區范圍內沒有接到過任何有關泡“藥水澡”荔枝的投訴案件,也沒有發現市民因食用荔枝而引發身體不適的情況。
醫生:吃荔枝與手足口病無關聯
南平市第一醫院傳染科主任林賽金說,吃荔枝與得手足口病并沒有關系,但已經確診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就不宜再吃荔枝。荔枝容易導致上火,而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口腔內往往有炎癥、潰瘍、感染等,食用荔枝可能會加重此類癥狀。
“荔枝屬熱性水果,熱量和糖分都偏高。”南平市人民醫院體檢科主任吳登峰介紹,有些市民食用荔枝后出現眼睛紅、過敏、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繼而會食用黃蓮“敗火”,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他說,食用荔枝上火后,不宜用太涼的藥物敗火,要“平淡敗火”,多喝一些涼水,或用魚腥草泡水飲用即可。(吳建瓊 李思敏 /文 羅光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