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光澤舉全縣之力打造以圣農肉雞深加工為主的食品產業集群,食品加工業產值以年均16.4%的速度增長,2015年達到72.6億元,光澤縣被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中國生態食品名城。
近日,光澤縣委書記陳敏輝就新時期如何加快打造“中國生態食品城”接受了記者專訪。
光澤縣從2010年著手創建“中國生態食品城”,全縣生態環境、食品產業、城鄉一體化建設得到全面推進,在統籌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實踐證明,‘中國生態食品城’目標定位,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市對光澤發展的要求,切合光澤實際,必須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陳敏輝說。
談及今后五年的發展,陳敏輝表示,其核心就是堅持綠色發展方向,發展農業4.0,加快建設“中國生態食品城”。光澤要全力發展以圣農集團為龍頭的農業4.0,即管理智能化,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智能技術,對全產業鏈進行智能化管理;生產加工自動化,實現機器換工,能用機器的,就不用人,能用機器人的,就不用機器;產品品質體系化,在生產的每個環節,均建立確保食品安全及品質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可追溯體系;消防環保標準化,切實按照國家標準,落實消防、環保要求,產業與生態和諧共融。在農業4.0的帶動下,積極創建“中國食品名城”,重點推進以肉雞為主,水飲品、中藥飲片、魚制品為輔的“1+3”食品產業發展,促進食品加工業集中集聚,力爭到2020年,全縣食品產業銷售收入達200億元以上。加快培育產業龍頭,全力支持圣農產業鏈延伸,擴大熟食品加工比重,推動福安碼頭、冷鏈物流、熟食品加工廠、武夷綠色產品營銷聯盟和獸藥、疫苗生產等重點項目建設;引導和支持中石油礦泉水、承天藥業、中科漁業等現有骨干企業做大做強。
為確保光澤生態食品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同步發展酒類、茶葉、油茶、筍、菌、蜂蜜等傳統產業,食品產業的發展得到全面推進。目前,全縣有3家礦泉水和山泉水生產企業、4家大米原漿酒和果酒類企業、19家茶葉生產企業、2家山茶油生產企業、8家海鮮菇生產企業、15家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等。該縣食品在國家、省、市抽檢中,連續三年合格率均達100%,2015年榮獲省、市“食品藥品示范縣”稱號。
“我們還將努力推進產城融合,打造鸞鳳河谷先行區。”陳敏輝介紹,這個項目規劃用地7平方公里,將建設包括特色小鎮在內的集產業發展、商貿物流、綜合服務、商住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新區。目前,征遷工作正積極推進,道路、派出所、學校、醫院、職工公寓等基礎設施正著手啟動建設,力爭2年左右時間鸞鳳河谷基本形成框架。
在加快建設“中國生態食品城”的同時,重點通過深入推進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五個一批”工程,健全完善扶貧工作機制,形成全社會參與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力爭到2018年基本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
新的藍圖催人奮進,新的征程任重道遠。“在省委、市委的領導下,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對于未來的發展,陳敏輝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