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僅靠種植草莓收入就有2萬多元。草莓季節一過,我還會去周邊工廠打工,一年下來收入不成問題。”昨日,蕉城區七都鎮六都村村民雷愛梅一邊在地里梳理草莓(如圖),一邊給記者算著收入賬。
今年46歲的雷愛梅過去一直住在六都村嶺坪自然村,一家4口人過著“土里刨食”的日子。“山地貧瘠,廣種薄收,一年下來全家人收入還不到5000元。”雷愛梅說。
為了改變狀況,2011年一家人從山旮旯搬到了六都主村。雷愛梅看著鄰里們靠種植草莓致富,她也萌生種植草莓的念頭。由于種植技術不過關,雷愛梅把借來的4萬多元虧了個精光。
2015年,雷愛梅被認定為建檔立卡戶。在七都鎮政府的幫助下,她加入了蕉城六都草莓協會。通過技術資金的幫扶,不僅掌握草莓的種植技術,還擴大生產規模。她說,“協會為我們提供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渠道,無公害的六都草莓打出了品牌,客商搶著買。”
在有力的幫扶措施下,僅一年時間,雷愛梅就實現了脫貧。談起現狀,雷愛梅感慨地說,“如果沒有黨的扶貧政策和蕉城區商務局的掛點幫扶,我無法過上現在的生活。”
據了解,為了不讓任何一個貧困戶“游離”在幫扶工作外,七都鎮創新金融扶貧機制,與農商行攜手打造金融扶持平臺,建立扶貧小額信貸促進會,為貧困戶發展生產貸款提供推介擔保服務。同時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金,由各村負責推薦上報有脫貧項目但又缺資金的困難戶名單。鎮扶貧辦將各村上報的231戶困難戶名單統一上報給七都農商行進行信貸審核。扶貧對象向七都農商行申請發展生產扶貧小額貸款3萬元,待扶貧對象還清貸款本息之后,由鎮政府給予補貼貸款利息。
雷愛梅介紹,春節后草莓開放采摘,隨著氣溫回升,顧客逐漸增多。目前,草莓的采摘價格為每公斤30元至40元不等,一畝地能產生8000多元的效益。“平時前來采摘的人不少,一到周末更為紅火。”說起這些雷愛梅臉上笑開了花。(楊洋鄭雨桐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