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海歸”陳宜忠創辦的“農場到家”專賣店在福州市金山江濱大道上開業。店里出售的主打產品,是他自己養的香豚豬。
“今年,我打算在福州開設10家專賣店,讓福州市民能在家門口買到健康綠色生態農產品。”陳宜忠信心滿滿。
2001年移民新西蘭定居的陳宜忠,5年前回到家鄉寧德市壽寧縣大安鄉亭溪村黃岐自然村,當起了“豬倌”。與眾不同的是,這位“海歸豬倌”在野外放養香豚豬。他養的香豚豬,由廣西巴馬香豬與野豬雜交配種培育而成。
黃岐自然村海拔1060米,空氣、土壤、水質良好,且土壤富含硒、鋅兩大微量元素。陳宜忠說,香豚豬以富含鋅硒的草為食,加上運動量充足,所以肉質口感非常好,可以像牛羊肉一樣涮著吃。
據介紹,1公斤可以賣到120元至160元,還常常供不應求。目前,黃岐農場的存欄香豚豬300多頭,其中保種母豬100多頭。
自2010年1月在專家的指導下,陳宜忠培育出8頭肉質好、帶野性又不臭的香豚豬種豬,陳宜忠逐步擴大養殖規模,現還在外地與10多家農場合作建立了1萬畝生態種養基地。
種養基地里,每個角落都安裝有監控探頭。陳宜忠說,這些監控探頭連接到他開的集體驗式餐廳和產品展示廳為一體的自產自銷生態餐廳里。每個體驗式餐廳入口處有一臺顯示器,實況轉播香豚豬放養的情況,讓顧客在體驗美食的過程中,吃得放心。產品展示廳則陳列著公司自產的富硒富鋅紅米、魚勝草、土豆等農產品。從開辦黃岐農場農家樂起步,陳宜忠已經讓他的自產自銷生態餐廳走出了山村,目前在福州開了3家。
憑借著純生態養殖,香豚豬越跑越遠。除了供應自家餐廳外,香豚豬肉還打入了福州、上海等地高端酒家、私人會所,并帶動當地其他農產品的外銷。當地村民從中獲益匪淺。
村民楊淑蓮就是受益者之一。現在正是本地高山蔬菜上市的季節。當筆者見到楊淑蓮時,她正在自家地里采摘“山東烏”青菜。楊淑蓮介紹說,自從超綠進駐以來,每年都在地里種上稻谷、地瓜、蔬菜等賣給“超綠農業”可增收3萬多元。
以往,亭溪村村民僅靠幾畝薄田和種茶維持生計。如今,當地村民在公司上班,或領養香豚豬,或根據“超綠農業”需要種植魚腥草、土豆、紅米、茶葉等富硒富鋅特色農產品,逐漸富了起來。
“超綠農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吸引村民紛紛加入并走上脫貧致富路。陳宜忠初心不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產業鏈拉得更長,讓村民一起富起來。(吳蘇梅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