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寧德 > 寧德新聞 > 正文

寧德民俗盛宴網友熱捧 文藝踩街精彩紛呈

來源:閩東日報 2017-03-01 11:17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自晉唐以來,南遷的中原文化和閩越文化相融衍生。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衍生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這些民俗,溝通著物質與精神、傳統與現實的聯系,至今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

  蕉城區春節文藝踩街活動現場

  璀璨的燈火、祥和的鼓樂、清脆的快板、搖曳的秧歌……近日,一場絢爛多姿的民俗文藝踩街在蕉城區舉行。當天晚上,10余種民俗組成的巡游隊伍,綿延數里,所過之處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在給人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也引發了網友們對多彩民俗的熱議與追溯。

  長街巡游萬人空巷

  正月前后,寧德大地上演著一出出民俗盛宴,福鼎沙埕的鐵枝、霍童二月二的花燈,屏南的香火龍……這是閩東的山海文化交織而出的美麗畫卷。假如,你能有幸一一觀賞,一定會嘆服于祖先的智慧與勤勞,心生敬畏、砥礪前行。在蕉城,一年一度的民俗踩街,寓意豐富、精彩紛呈,令人稱道。

  蕉城的民俗踩街文化自古就有,在物質生活和信息技術遠不如今天發達的過去,這一場民俗文藝踩街便是市民翹首企盼一整年的狂歡。十里八鄉、攜家帶口、呼朋引伴,去趕一次的“相逢何必曾相識,只緣花市燈如晝”的盛會。

  “小時候有幾樣東西一直記憶深刻,新年、社戲,再有就是這文化踩街。對于小孩子來說‘花花世界’不外如是。”市民李先生,生于上世紀80年代初,說這番話的時候,他正把兒子架在肩頭,一起在人群中“湊熱鬧”。

  據了解,今年的踩街活動較往年規模更大,增添了更為有趣和向上的民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間持續三天。許多沒有趕上首夜的市民,紛紛在本地各家公眾號下方留言,要求公布活動的具體詳細時間、地點。

  @孫TF:錯過,好可惜。聽說今晚還有,會在哪條街呢?誰知道急求?

  @子小閩閩:霍童興賢村的舞龍和陳姓線獅也非常不錯,(形式)挺豐富的。

  多彩民俗源遠流長

  游花燈、走旱船、公背婆、福祿壽、扭秧歌、打快板、健身操,傳統習俗與現代元素的碰撞,讓整場節目顯得老少咸宜。

  “良好家風要發揚,明禮誠信心善良;修身養性識廉恥,遵紀守法喜洋洋……”一曲用寧德方言唱的快板說讓人耳目一新,老年市民們聽了樂開懷,旅居的外地市民紛紛詢問方言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踩街還加入了“戚繼光文化”的部分,橫刀立馬的將軍,手握“狼筅”(戚繼光發明的特制兵器),脖系光餅的兵丁,據說戚繼光在寧德抗倭時創造了著名的橫嶼大捷,行軍所食的“光餅”而今已成為了寧德美食中的代表符號。“民俗是群眾的文化,導向性很強,將戚繼光抗倭文化加入巡游隊伍,是希望發揚、傳承民族精神。”活動相關負責人彭石森說道。

  當下,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第十六屆省運會將于明年在我市舉行,為了營造更好的省運氛圍,巡游中特意加入了兩支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隊伍。動感的音樂,明快的節奏,讓不少現場市民都躍躍欲試。

  對于家鄉民俗的情愫在一些身處外鄉的網友的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那便是他們揮不去的鄉愁。

  @chen-Mr:好多年沒回去了。看到這樣的畫面心里激動,好想兒時在蕉城的日子,希望老家風調雨順,人民幸福美滿。

  @Vick3hhh:好驕傲,在外省上大學,上課說寒假的故事,我還順帶推銷了一把蕉城民俗。

  @微:現在信息發達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希望可以好好宣傳宣傳,一代代傳承下去。

  傳承保護任重道遠

  民俗的傳承長久以來處在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態。隨著老一輩傳承人的老去,青年人受限于網絡科技發達的成長環境,對傳統習俗失去了興趣,傳承面臨著困境。而在今年,傳統的游行隊伍中,新生力量逐漸壯大,一些耗費體力的項目多由青年人承擔。

  圍觀群眾中有著各色各樣的年輕面孔,手機拍客和直播也為民俗的傳承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渠道和更加深遠的影響。梨視頻的拍客陳先生說:從小看著這樣的民俗長大,每次看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小時候是純粹的有趣,現在更多是一種自豪感,我希望把這里的文化傳播出去,與世界共享。

  而像陳先生這樣的“拍客”,記者一路上見了不少,長槍短炮、手機航拍,他們對每項民俗都抱著極大的熱情,并且認為:“文化發展需要互通有無,技術的發展給我們許多便利,作為媒體人乃至普通大眾都可以為此貢獻力量。”

  “我們的‘公背婆’、‘福祿壽’等傳統民俗都曾登上央視戲曲頻道春晚的舞臺,也曾在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中大放異彩、增進彼此血脈相連的文化認同感。”彭石森說。

  據踩街活動的主辦方介紹,近年來,他們不斷加強對蕉城民俗文化的保護意識,開始對踩街活動進行全程錄制,并在后期附上相應文字資料,將這些習俗用視頻影像的方式進行傳承、傳播。此外,還對其中一些有價值的本地民俗進行“非遺”申報,目前,這些工作都在有序進行中。(記者鄭霄文/圖 )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三明赴福州推介文旅康養產品 發出“夏日邀
  • 福州地鐵2號線東延線施工 M3路公交改道
  • 平潭新增3家國家丙級民宿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人社部:個人養老金領取時需要繳納3%個人 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研討會舉行 李干 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輪胎 以下哪一項屬于消防員的職責范疇?螞蟻新 南平:“我們有責任用所學反哺鄉村” 福建4地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 晉江:文體旅融合繪就縣域發展新圖景 龍巖:讓群眾健康更有“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