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竹林資源豐富,全市現有竹林面積131.8萬畝。竹業既是一個富民產業,又是一個生態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扶貧開發的重要抓手。日前,市政府辦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發展促進脫貧致富的通知》,提出至2020年全市竹林面積達到并穩定在150萬畝,總產值達35億元以上,竹業主要產區農民人均收入增加700元以上的目標。
竹業資源培育是竹產業發展的基礎。寧德市經過三輪竹業開發富民工程的實施推動,竹林整體經營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與南平、三明等省內竹業經營水平較高的設區市相比,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掘。
因此,通知提出,將通過增加竹林面積、提高竹林可持續和集約經營水平等,扎實推進豐產高效竹林基地建設,實現農民豐產增收和脫貧致富。至2020年全市豐產竹林面積達到55萬畝以上,每畝增收800元以上。對竹林經營面積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合作社或個人,可根據相關規定參加“寧德市山地農業開發示范基地”評選,獲評者將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與此同時,寧德市將加快竹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竹山道路、蓄水池、滴(噴)灌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降低生產成本。竹山道路建設有新建、擴建、修建三種類型,建設期內每公里分別補助1.6萬元、0.8萬元和0.4萬元。至2020年新增竹山道路300公里以上,實現變“困山竹”為“發財竹”。
目前,寧德市竹林經營主要收入來源僅僅依靠竹材、竹筍以及簡單的粗加工產品,收入渠道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為此,通知提出將逐步提高竹闊混交林比重,拓寬脫貧增收渠道,達到樹竹雙收;鼓勵發展竹林林下經濟;依托旅游景點,大力發展竹林“農家樂”,創建竹文化展館、竹文化一條街、竹子公園,舉辦竹(筍)王評選等活動,促進竹文化和生態旅游快速發展。
此外,寧德市將大力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努力培植省級筍竹精深加工示范縣,對6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有關筍竹加工企業,符合農產品深加工固定資產投資財政補助政策要求的農林產品精深加工投資項目,優先申報省里享受補助政策。對符合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支持條件的筍竹加工企業,其技術改造項目納入補助政策范圍。對符合條件的筍竹精深加工項目優先列為省重點項目,優先保障用林、用地指標。對新認定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對新認定馳名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或新核準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企業(協會),按省、市現行有關商標獎勵政策給予獎勵。力爭到2020年,屏南、古田、福安重點產區培育扶持2~3家,其他縣(市、區)培育扶持1~2家筍竹龍頭企業,全市筍竹加工企業產值力爭達到25億元。(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