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3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蔣曉彬 洪泓塬 通訊員 黎明 林子軒 文/圖)在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期間,福建煉化公司邀請省內媒體閩南網等單位,組成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化企業,近距離感受安全生產,探秘智慧能源。
媒體采訪團首先來到福建聯合石化公司展示廳,了解公司從結束“福建不產一滴油”歷史,到建成煉化一體化石化基地,再到輻射泉港、古雷兩個基地的發展歷程,感受從“一滴油”到“一粒塑料”、“一匹布”的轉化奧秘。隨后,采訪團乘車穿行于“塔林罐叢”,深度探索公司安全生產。
了解企業發展歷程
在生產操作實訓基地,青工們正在勞模吳良江的帶領下,用“手指口述”展示對機泵、塔罐和加熱爐等設備的基本操作。“機泵操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啟動前的檢查要細。”他指著機泵的不同部位,仔細解釋著檢查的要點。福建聯合石化發揮勞模的示范帶動作用,按照“一平臺三陣地五功能”的總體布局,建成涵蓋生產、設備、安全三大業務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創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
員工正在生產技能實操培訓基地培訓
“安全生產月以來,在實訓基地進行技能培訓和驗證達到了1000人次。”吳良江介紹道。生產技能實操培訓基地利用真實生產裝置改造而成,在占地超2萬平方米的實訓場地上,近500臺設備構成微縮版煉化王國。“故障模擬間”設置的20種常見故障,學員要在30分鐘內完成排查;蒸汽管線模型上,保留有保溫不規范的銹蝕管段,讓學員親手觸摸“問題現場”。這種“實戰化”培訓,讓操作員進廠能夠模擬現場巡檢,提升自身技能,提高培訓質效。
利用VR體驗事故模擬場景
在安全文化體驗館,公司相關的承包商員工正在進行安全培訓。“我們希望做到安全管理向承包商延伸,安全培訓向承包商覆蓋。”安全創新工作室的主導人、福建省勞模黃小濱介紹道。安全文化體驗館利用VR技術,模擬石化行業高風險作業場景,讓人親身體驗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等事故的驚險瞬間,深刻理解違規操作的嚴重后果。在安全技能實操區,安全帶佩戴、消防設施使用、心肺復蘇技術、有毒有害氣體泄露等應急救援和逃生技能實訓項目,也正在進行體驗培訓。安全生產月以來,安全文化體驗館成為網紅“打卡點”,是安全技能培訓和提升的“首站”。
“培訓后,我們設置了二維碼,馬上進行學習驗證。”黃小濱進一步介紹說,安全文化體驗館解決了填鴨式安全培訓效果不好的問題,通過可感手段,讓受訓人員對安全文化有感受、有感覺、有感想。
“這是勞模工作室的‘鎮館之寶’,從核心裝置關鍵機組,到遺棄廢料場,再到機電儀一體化完美教具。”在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全國勞模張肇宏講述實訓基地內一臺汽壓機組的“前世今生”。設備實訓基地利用檢修后的“退役”設備,建成了動靜電儀專業全覆蓋的實操實訓和比武練兵平臺。安全生產月以來,機械設備部組織多專業聯合,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為主題,開展專題培訓、現場查患、跟蹤除險、定期交流等活動,構建起“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局面。
在設備實操實訓基地進行練兵
沿著廠區道路前行,聚烯烴產品智慧堆場數萬塊光伏面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在萬塊光伏板覆蓋下,福建聯合石化聚烯烴業務團隊聯合瑞晟公司,正在組織操作人員、包裝人員和堆場司機開展現場泄漏疏散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即將進入酷夏,面對臺風、汛期和高溫的多重考驗,聚烯烴業務團隊未雨綢繆,按照公司“5S”管理工作要求,組織現場地溝堵塞疏通、堆場地面排水檢查,做好高溫雨季風險防控。
在光伏板覆蓋下的堆場開展應急演練
在加氫裂化裝置內,操作人員正在仔細巡檢。煉油一業務團隊將隱患排查網格化,按照班組劃分,責任分配至個人,把“查找身邊隱患”變成現場巡檢的日常,對現場跑冒滴漏、管線腐蝕、保溫破損等情況一一排查,匯總成表、逐項消除,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根基。
在污水處理場內,黑天鵝在池塘中悠然游弋,遠處荷花盛開。池中的水,正是經過處理的外排污水。安全生產月期間,福建聯合石化污水排放與回用率滿足新標準改造項目中交,進入生產準備階段,為公司守護碧水藍天又添利器。
黑天鵝在池塘中悠然游弋,遠處荷花盛開
“深度探索石化企業,感受到工業之美,也感受到石化企業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和不懈努力。”采訪團的記者感觸很深,以媒體視角記錄了福建聯合石化持續推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的扎實行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津巴布韋青年在武夷山訪茶2025-07-0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