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治療白內障有沒有特效藥?
最近,家住豐臺的范老太太特別糾結,被大醫院眼科王醫生確診為輕微白內障,建議她立即手術,但是已經89歲的范老太太仍然下不了決心,因為她的一個老姐妹去年雙眼做了白內障手術,術后恢復得非常不理想,如今雙眼幾乎失明,“突然就什么都看不清楚,現在她都很少出門了,當初還不如不手術呢。”范老太太說。猶豫再三,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先點眼藥水,“我回家跟兒子商量商量去吧。”老太太跟醫生說。
針對白內障的治療方法,一位三甲醫院眼科醫生指出,最主要的治療措施是白內障手術,除此以外還可通過配新的眼鏡、使周圍環境亮一些、配戴有防眩光的太陽鏡及使用放大鏡等方式來緩解癥狀。迄今為止尚無治療白內障的特效藥物。目前,治療用眼藥水僅僅適合于早期白內障患者或者暫時不適宜手術患者,主要是給予患者心理安慰作用,并沒有證明對白內障真正有效。
據介紹,白內障手術一般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大夫會通過滴眼用麻藥或者局部注射麻藥來實現局部麻醉,麻醉完成后,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完全清醒,但是卻感覺不到疼痛。手術完成后的幾天內可能會有輕微眼內有異物的感覺,但不會出現明顯疼痛。多數白內障手術不需要住院,但是當存在全身性的其他基礎病或者身體狀態欠佳時則需要考慮住院行白內障手術。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盡管醫生苦口婆心、力挺手術治療白內障,但是仍有猶豫不決的患者,尤其是八九十歲年齡段人群。有統計數據顯示,70歲以上老人的白內障發病率在60%—70%,80歲老人的白內障發病率在100%——這意味著,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齡,白內障幾乎不可避免。截至2015年年末,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白內障患者群,約有6000萬人,占全球總數的1/3。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比例卻很低。據統計,中國每百萬名白內障患者中,接受復明手術的近1400人。這個數據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
不適宜手術患者和恐懼手術的患者人群的龐大,這就給可以起到姑息治療作用的滴眼液帶來市場機會。財報顯示,莎普愛思滴眼液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產生的收入分別為5億元、6.6億元、7.5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94.68%、95.29%、94.6%。
業內
后期白內障除手術外無特效療法
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官方網站獲悉,一旦白內障進入后期,治療方法是動手術切除病變晶體。目前并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據病人的需要,若視覺仍能讓病人進行日常活動,則無需動手術。直至視覺的損失影響病人的日常活動,醫生將會建議做白內障手術。
從手術指征上判斷,白內障患者視力下降明顯就可考慮手術了。對視力的要求因人而異,一般人視力不足0.3即可考慮手術,對視力有更高要求者0.5也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從醫學上講,白內障目前尚無法預防,手術已經證明是目前治療白內障最有效,且是唯一的途徑。據介紹,白內障的顯微手術一般成功率非常高,有90%以上的病人在動手術后可以恢復良好視覺。在切除模糊的晶體后,醫生需用人工晶體以取代病人原有的聚焦功能。(記者趙新培張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