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低齡的1到2齡的解放眉足蟹也遭到了很大的傷害,使得整個種群面臨滅絕的危險,而且它對生態環境是有修復作用的,所以盡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采挖。”周麗青說。
《今日》有話說:
讓“海知了”長住島城,善莫大焉!
一件小事引起了這么大的關注,是我們在播出這條新聞之前始料不及的,這說明市民們的生態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大家不愿意看到我們身邊的環境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害。從前幾年銷聲匿跡,到這幾年“重現江湖”,“海知了”的回歸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對島城海洋資源修復工作的充分肯定。
專家說,“海知了”就像泥土中的蚯蚓,對疏松和清潔沙灘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善待這個小生命,讓它在青島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并成為島城海灘一道新的風景線。
任何資源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我們不加約束地濫挖濫捕,“海知了”很可能就會再次從青島人的視線中消失。青島人都有趕海的傳統,但是經過了生態破壞的教訓,我們在趕海的時候更要尊重大海的規則,對自然保有一顆敬畏之心。
因此,出于生態環境和物種保護的需要,我們還是不建議大家去采挖“海知了”,而是讓它留在沙灘,與我們共享這片藍天和大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