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賣家瞄上“購物車”租賃生意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現在絕大多數購物網站在注冊的時候都是要與用戶的實名制信息綁定的,這意味著,一般買家在一個購物網站只能擁有一個賬號,也就只能擁有一輛網購“購物車”。
“最近幾天我在二手平臺上發現,原來是有人可以租賃自己的網站‘購物車車位’的,而且售價不貴,我就買了5個作為儲備,這就等于我又多了將近500件商品的購物機會。”劉女士說。
北青報記者6日登錄了某二手交易平臺,發現確實有一些人在出售購物網站的“購物車車位”,價格在5到10元不等,一些銷量較大的商家,單筆銷量就有100件。
北青報記者隨后聯系了其中的一位賣家,他告訴記者,他是某購物網站的老會員,購物的信用很好,而且因為級別比較高,所以擁有的“購物車車位”比較多,“雙十一”期間自己并不需要買太多東西,所以希望把“購物車”的“車位”出租。
“你到時候把商品的鏈接給我,然后就是你的收貨地址,每件商品你要給我2塊錢的押金,到了11號那天,我來幫你搶東西,然后付款,沒搶到的話我會退押金,搶到的東西會直接由賣家郵給你,我把交易成功的截圖發給你之后,你給我付尾款就行了。”這位出租“購物車車位”的商家說,之所以每件商品需要支付2元的押金,是為了防止違約。
而對于可能存在的買家收貨地址及電話信息泄露問題,這位出租“購物車車位”的賣家表示,“我們賺的不是這個錢。”
回應
租用“購物車”財產、隱私存風險
北青報記者通過采訪二手交易平臺的買家得知,他們之所以有多余的“購物車車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會員等級較高,因此會享有“特權”,也就是擁有了多余的“購物車車位”。
一家購物網站的客服人員6日告訴北青報記者,一般來說網站給“購物車”所設置的上限是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網友的購物需求的,為了防止很多網友在11日當天搶不到想要的商品,他們也會推出“提前付訂金”、“臨時提高‘購物車’上限數量”等新形式,來避免“購物車”不夠用的情況。
“租賃‘購物車車位’,其實就等于是讓別人代買,我們還是不建議大家去用別人的賬號來購物,這樣還是會存在財產及個人隱私的風險的。”某購物網站客服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