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內互聯網產業的發達,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美食。但一次性餐具帶來的“白色污染”也引起社會關注。近日,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外賣平臺在訂單頁面相繼添加“無需餐具”、“0套餐具”的備注選項,這些新功能的上線贏得外界一致好評。外賣平臺上線“無需餐具”能否讓外賣垃圾減量更順暢?
各外賣平臺添加“0餐具”選項被消費者吐槽
記者注意到,餓了么是在訂單支付頁面的口味偏好/餐具份數位置,點擊進入可以選擇無需餐具;美團外賣是在提交訂單頁面的備注/發票位置,點擊進入可以選擇不需要餐具;百度外賣也是在支付頁面口味備注/用餐人數/發票處,可以選擇“0餐具”。由于這些選項上線不久,不少消費者下單時并未注意到,“還能選擇不需要餐具嗎?有這個選擇嗎?早知道剛才點外賣的時候,還省幾塊錢呢。”
記者隨機走訪了多位消費者,大家都表示對環保是支持態度,但訂外賣是否會選擇無需餐具和用餐環境有很大關系。如果不是在家里用餐,一般都會選擇使用一次性餐具。也有不少消費者提出,如果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會不會給健康帶來影響?餓了么高級公關專家周毅介紹,無需餐具選項增加以來,收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反饋,“我們推出這個選項被消費者吐槽挺多,‘你讓我們拿什么吃飯,難道讓我們拿手吃飯嗎?’餐館害怕重新配送,如果消費者說現在沒有餐具,讓餐館送過來,如果不送可能會有差評。”
實際上,即使一次性筷子在使用量上大幅減少,外賣配送必須使用的一次性餐盒的大量使用也會給環境帶來較大污染。此外,提供外賣服務的是成千上萬店家,他們是否使用環保、健康的餐盒配送,作為外賣平臺也很難約束到位。周毅說:“我們最多倡導所有商戶用什么盒子,作為平臺很難干預用戶用什么盒子。”
餓了么、美團啟動環保計劃 專家:外賣垃圾問題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據介紹,餓了么今年九月啟動“藍色星球”計劃,為選擇“無需餐具”的用戶提供積分獎勵,餓了么商城還開辟了環保專區,供用戶認領荒漠公益林、兌換環保購物袋等。周毅認為,外賣行業涉及的環境污染問題,需要全社會努力,“這是消費者的環保習慣問題,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平臺上。我們并沒有把自己置身于環保之外,有很多環保舉措。”
美團方面也表示,他們很早就對行業涉及的環保問題有所考慮。今年六月啟動了綠色外賣聯盟,八月發布青山計劃,九月設立了青山基金。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和環保意識,包括選用非塑料餐盒,回收餐具等。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秘書長楊碧聰指出:“以外賣平臺的業態怎么去做,才是一個更理性且行之有效的關注環保的做法。青山基金前期投入300萬,想做一些環保路徑研究,后續看怎樣科學系統地在環保上發力。”
業內數據調查顯示,每10個中國人中就有3個是外賣用戶。有環保組織研究分析,目前中國互聯網訂餐平臺上,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超過6000萬個。外賣垃圾處理難已經成為環保領域值得關注的問題。有消費者建議:“我們能否從科技方面突破這個問題,比如進行環保餐具研發,國家可以投入一些經費和精力研發出環保餐具。可不可以做共享餐具,社會上能否有企業專門做餐具回收、設計、清洗。餐具重復利用,環保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外賣垃圾帶來的環保問題,需要從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整個流程,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努力。(記者管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