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您現在的位置: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財經新聞 > 正文

團購神話終結:1483家網站退出市場

  瘋狂擴張太離譜

  律師趙占領曾接手多個團購公司因裁員引發的勞動仲裁案件,包括窩窩團、團寶網和高朋網。

  趙占領說,他代理了窩窩團鄂爾多斯分站員工的勞動仲裁案。窩窩團鄂爾多斯分站成立三個月,一個單子都沒有,但員工的工資照發。

  “高朋網、團寶網在全國都有幾百家分站,那些三四線城市,一個季度也就兩三個單子?!?/P>

  團購網站紛紛在各地“插旗”,目的是用幾百家分站這種幌子去投資人那里得到融資。趙占領說,團購網站瘋狂擴張太離譜,根本沒有考慮到市場的接受程度。

  “某團購網站的蘇州分站,在市中心最好的一座寫字樓里,跟銀行、石油公司一個大廈辦公,試問它的毛利率是多少,就敢租這么昂貴的辦公地點?”馮曉海說,一些團購網站花投資人的錢大手大腳,埋下了盲目擴張的禍根。

  “整個團購行業泡沫巨大,被做爛了?!辈┛途W創始人、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說。

  團購網站太急功近利了,超越了企業的成長規律。如今的互聯網大公司都經歷過十年八年的發展才形成規模。團購網站從零到幾千人,只經歷不到一年的工夫,管理上、財務上都難以承受這樣的“膨脹”。

  “團購網站生生地把一場馬拉松變成了百米沖刺?!狈脚d東說。

  泡沫破滅只是時間問題,誰的錢多誰的命就大。團購野蠻生長,風險投資功不可沒?!斑@些風投一涌而出,像股民一樣追漲殺跌,不是比誰投得準,而是比誰投得狠?!狈脚d東說,“團購并不能成為主流的消費模式和正常的商業模式?!狈脚d東說,適合團購這種打折推廣模式的是特定商品?!皥F購網站會慢慢縮減,拐點已經出現,2012年是團購收縮年?!?/P>

  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說,今年6月份以后,除了戰略投資者,專業化的投資機構已經不再往團購領域投錢了。

  缺乏資金的團購網站坐吃山空,必須壓縮成本才能生存。團購網站兩大成本是廣告和人力。馮坡說,比起前幾個月的鋪天蓋地,現在能見到的團購網站廣告大大減少;各團購網站裁人撤站的消息不絕于耳。

  團購是在幫助商家擴展業務、幫助商家營銷的過程中賺錢?!暗袊膱F購行業間無序競爭,每個商家都跟不同的團購網站接觸,團購網站免費甚至付錢給商家做推廣,讓很多商家心態失衡?!瘪T曉海說,幫助商家推廣產品和服務是有成本的,但激烈的團購競爭讓商家“不花錢”的心態惡性循環,最終破壞了整個市場的規則。

  馮曉海認為,一旦有團購網站大規模裁員,拖欠商家貨款,就會引起國家監管部門的嚴厲監管,這樣運營成本提高,整個行業都會受到影響。

  團購路在何方

  一淘網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10月,消費者對商品實物類團購的消費占比持續提升,并在今年10月首度突破市場消費總額的五成以上,達到52.75%,但餐飲服務、旅游機票、娛樂休閑等生活服務類團購項目市場占比卻持續下滑。

  艾瑞網分析師王亭亭說,在電子商務行業里,團購是一種高成本運作的模式,花在人力和廣告上的錢很多,而收入很少。

  實物類團購上升并不是一個好兆頭,王亭亭說,實物類團購的直接競爭對手是京東商城、當當網等B2C企業,這些企業規模大,資金雄厚,全面進入了供應鏈的上游和配送系統,團購網站很難與之競爭。團購因不牽涉到倉儲、物流配送等環節,相對傳統電子商務模式,是一種“輕”模式。只有以餐飲、美容美發等本地服務業為主,才能扎扎實實走出團購特色。

  王亭亭認為,中國團購網站的貢獻是培養了市場和用戶,團購市場變得成熟,消費者也越來越認可這種消費模式?,F在正是團購網站理性回歸的時候,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

  馮曉海說,因地制宜,本地服務發達的城市,即使城市不大,也可以發展團購;一些經濟發達的的城市,城區分散,并不一定適合團購。總體來說,團購仍然是一種好模式。

  他認為,團購應該深化與商家市場營銷方面的合作,給商家提供解決方案,穩定營業額,而不是在各個城市跑馬圈地。通過減薪,優化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滿座網的虧損在減少,“預計2012年1月能盈虧平衡?!瘪T曉海說。

  雖然滿座網也在積極找下一輪的風險投資,但馮曉海強調,“不要寄希望于風投輸血,企業做到盈利,就有生存的希望?!保ㄓ浾?王超)

上一頁 1 2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閱讀
復制網址 打印 收藏
0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