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政策微調審美疲勞
昨日,股指照舊收出了一根幾乎光頭光腳的中陰線,滬指逾46點收盤于2416點,尾盤成交量放大,恐慌性拋盤兇悍。從MACD技術指標來看,已經形成了死叉,買賣人氣指標已經由紅正式變綠,市場當中短期充斥著賣盤氛圍。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對政策微調有些審美疲勞了,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加劇,這也導致反彈夭折。
金融風險構成利空
就昨日大跌,錢啟敏指出,造成市場出現連續調整的主要因素還是要在內因上找,一是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認為,明年宏觀政策應該由今年“穩增長、抑通脹、調結構”的“三維”,轉為“四維”,即加上“防范金融風險”內容。這就意味著此前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具中國金融業面臨風險的報告,已經在社會上受到高度關注,對市場構成利空。
IPO暫停傳聞破滅
此外,在多日未披露新的公司IPO上會信息后,證監會17日披露了3家創業板公司和1家主板公司IPO上會公告,此前在市場流傳的IPO暫停傳聞不攻自破,給市場澆了一盆冷水。而且,市場傳言,大盤股新華人壽下周將IPO融資幾百億元,成為壓垮大盤的最后一根稻草。
經濟下滑擔憂加劇
“機構和投資者對政策微調有些審美疲勞了,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加劇,這也導致反彈夭折。”第一創業福州六一南路營業部首席分析師張麗梅說,主要還是基本面不支持大盤繼續上攻,加之2600點一線套牢籌碼多,主力也就借機再次探底,只有經過反復筑底,底部更牢固才能為以后的反彈奠定基礎。
傅黎明指出,從10月數據來看,通脹連續三個月回落,通脹拐點可以確認,但CPI還在5%以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窗口還未到來,這與市場的預期存在落差。政策“預調微調”已顯現審美疲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又不是一時可為之,政策預期落空,股指自然隨之而下。
傅黎明說,目前的政策微調邊際刺激效應已漸趨弱,政策微調的預期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市場也在這種小修小補的“呵護”下享受了難得的暖冬行情,但是多數機構傾向認為,目前政策微調的預期已經在股價上得到很大程度的反映,當市場遲遲看不到政策全面放松,接下來微調的邊際刺激效應必然趨弱。
傅黎明指出,經濟下滑是大勢所趨,政策在微調,但是大的政策轉向暫時不會有,所以政策微調難抵經濟下滑,政策微調只是給市場一次喘息的機會,當這一劑一劑的強心劑結束,經濟還是下滑,投資者會重新將目光聚集在業績上,市場就會再次下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