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三年行動計劃確保創建成功
創新型城市是發展的過程,國家有關部門將創新型城市建設19項指標中的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科技公共財政支出占比、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全員勞動生產率等6個核心指標定期開展監測與評價,2020年前組織開展總結評估,引導城市加快創新驅動發展。
對此,龍巖市在實施“創新驅動”“產業興市”“人才強市”三大戰略,實施雙培育行動方案,出臺“工業企業二十一條”的基礎上,又制定了《龍巖市建設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出臺《龍巖市創新型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成立龍巖市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迅速將指標分解到相關責任主體,積極做好各項創建工作。
突出優勢,抓好后勁,龍巖市還以此為契機,充分總結吸收紫金、龍工、龍凈、福龍馬等本地龍頭企業成長經驗,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平臺搭建、人才集聚、創新主體培育、產業轉型升級、園區優化布局、軍民融合和生態建設為抓手,推動龍巖市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
其中,在產業培育提升方面,龍巖市持續壯大有色金屬、機械制造、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培育光電新材料、生物醫藥、互聯網、現代物流、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建筑與房地產業、能源與精化、農產品加工、煙草、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發展森林康養、林下經濟、花卉苗木和戶外木屋等林業特色產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龍巖市不斷優化兩帶五區創新資源布局,著力提升龍巖國家高新區和武平省級高新區發展水平,圍繞新羅龍州工業園—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產業園打造智能裝備制造創新帶、上杭南崗工業園—蛟洋循環經濟產業園打造金銅產業發展創新帶,在武平高新園區、長汀稀土工業園、海峽(連城)光電產業園、永定光電信息產業園、漳平國家農業科技園分別打造不銹鋼、稀土、光電新材料、電子制造、農業技術五個創新主體集聚區。
位于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園區的龍合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此前一段時間很多單子不敢接,如今通過技術改造后,其產品遠銷英國、德國、瑞典、美國、澳大利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發展局面,離不開龍巖市政府部門多次牽線搭橋和悉心服務。
龍合的例子是龍巖市近年來鼓勵創業創新、幫助企業攻關技術、協調解決難題的成功實踐,對于目前龍巖市許多發展中的科技型企業來說,乘著建設國家級創新型城市的東風,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將與相關省區加強協調合作,對符合條件的科研任務、科技人才、創新政策、改革試點等給予積極支持;同時將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將對創新型城市出臺差異化支持政策,重點在科研任務、創新基地和研發平臺、科技人才、創新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
而據龍巖市科技部門透露,龍巖市也將加大配套政策扶持,整合現有科技創新政策和財政資金,統籌提出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政策措施,調動各方面創新要素,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創新投入,促進政府引導性投入穩定增長、企業主體性投入持續增長,以服務型的政府給創新創業者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