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食材“馬蹄”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哪個部位形似馬蹄?這是2023年螞蟻莊園11月1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2023年11月1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增進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免費領取小雞飼料。
螞蟻莊園課堂今天的問題是:
水生食材“馬蹄”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哪個部位形似馬蹄?
A、地下莖
B、花朵
答案:地下莖
解析:馬蹄是荸薺的俗稱,還被叫做地梨,因為其地下莖類似馬蹄而得名。它的外皮為紫黑色,比較的堅硬,里面的果肉為純白色,味道比較甘甜,含有較多的汁液,嘗起來口感很好,既可以作為水果,又可以當做蔬菜。
荸薺的作用
荸薺古代多作水果食用,荒年則被人們用來充饑,明代王磐、王鴻漸都有文說此事;荸薺汁多味甜,營養豐富,除生食外,熱食則可做成多種葷素皆宜的佳肴;荸薺也是一味中藥,其苗秧、根、果實均可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荸薺能降火、補肺涼肝、消食化痰。地上莖有清熱利尿作用”。
荸薺別稱的由來
“荸薺”俗稱“馬蹄”,這是廣州方言中對荸薺的俗稱,而這一稱呼又是古代閩、粵方言的“遺傳”。在閩、粵方言中,果子一類東西被統稱為“馬”(音);在具體稱呼某一種果子時,則習慣于將“馬”置于果名之前。像桃子發音為“馬桃”,意為桃樹的果子。“馬蹄”中的“蹄”(音)意指地下。按照閩、粵方言中修飾限制成分常后置的特點,“馬蹄”的意思是“地下的果子”。
以上就是2023年11月1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