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務院總理談到“互聯網+”以來,國內各項各業都興起了這個熱潮,O2O被視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阿里、京東、蘇寧等線上線下企業都試圖往O2O方向發展,近兩年BAT在打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其實租房市場也興起了互聯網+。
中國租房市場巨大
中國形成了北上廣深四大中心城市,這四個城市的房價飆漲,據北京房價網的數據目前北京房產均價超過3.5萬,據統計局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39萬元,可見人均收入與房價的差距相當大。
外來人口眾多,據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為2151.6萬,外來人口達到818.7萬人,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達到38%。
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房價差距明顯以及外來的龐大人口導致北京產生了龐大的租房市場,根據鏈家地產的資料,隨著人口規模的擴張以及軌道交通的發展,租賃市場的規模一直都在大幅增長。其他幾個中心城市的情況與北京類似。
租房O2O的發展
早年的租房O2O是房產中介將房源放上網,用戶看中了然后再去房產中介的門店看房,達成交易,這種方式其實主要起作用的依然是靠房產中介,互聯網起的作用并不大,交易成本較高。
新浪、搜房等看中了房地產這個市場的龐大,他們也開辟了自己的租房市場,讓房東將房源放在網上,用戶看中了可以直接聯系房東看房,這種方式有效的節省了中介費,但是很快這種缺乏監督的交易出現虛假房源等不良情況。
蘑菇公寓、YOU+公寓的興起將租房O2O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他們是將整棟樓租下來,將它改造成為公寓,這種方式主要是面向年輕人客戶,去年雷軍投資YOU+讓這種經營方式被大家所熟知。這種方式導致居住成本較高,而且目前可選擇的房源太少,大多數人還是會以租住私人出租住房為主。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有89.5%的租房戶是租住私人出租住房的。
專業租房網站如丁丁租房、愛屋吉屋、火炬租房等企業,沒有線下實體店鋪,比房產中介節省了費用,通過提供專業的租房服務提供鑒別房源,提供了比搜房、新浪等更可靠和優質的服務。由于現在社會上存在大量的空置房屋,顯然比蘑菇公寓、YOU+等能提供更為龐大的房源,市場更為龐大。
丁丁租房、愛屋吉屋等還是要向房東或用戶收取費用,這與中國向來的互聯網免費服務相違背。近期隨著新的資本進入租房O2O市場,試圖學習滴滴打車軟件的補貼模式,比丁丁租房、愛屋吉屋等更激進,試圖迅速打開租房O2O市場,其中之一就是火炬租房,由薛蠻子投資的火炬租房意圖在北京殺入這個市場,其通過向租客提供最高達到2400元的補貼,而向房東承諾24小時閃電出租、遲租按天包賠的方式來贏得客戶,此外,火炬租房還針對加入其發起“企業員工福利計劃”的簽約認證企業推出了專屬特價房、租金優惠、分期付款等多重補貼舉措。
互聯網+的力量
互聯網進入租房市場。據2013年的北京一個機構對2100位租戶的調查結果,有65%的人是通過房產中介租房,通過熟人介紹租房的占24%,通過專業網站租房的占比為6%。到了2015年初進行的同類調查,通過中介租房的比例下降到49%,而使用專業網站的占比達到20%,可見人們正在習慣使用專業租房網站來租房。
今年3月丁丁租房上線,其噱頭就是0中介費,即是說用戶不需要支付傭金,而只是向房東收取5天的房租費用,這很好滿足了用戶免費服務的心理。不過對于房東來說這也不虧,數據顯示房產中介完成出租一套房子需要23天,然而通過丁丁租房的平臺這個時間縮短到8天,從而實現了丁丁租房和房東的共贏。
丁丁租房的成功讓業內人士看到了機會,也看到了互聯網的力量,那么后來者要想迅速打破局面必然要采取比丁丁的0傭金更激進的辦法,在中國這個市場價格向來是最有效的手段。滴滴快速打開市場的手段就是提供補貼,通過提供補貼吸引了更多的用戶使用滴滴打車,同時快速打開了市場局面。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火炬租房這樣的新進入者端出了比丁丁租房更激進的方案,如上所述,火炬租房除了為用戶提供補貼,還另外向房東提供租賃保證,即是24小時內閃電出租,比丁丁租房的8天快了7倍。
更激進的是,有別于傳統的流量販賣模式、流量廣告模式、勞動力服務模式、信息化減員增效模式,火炬租房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去中介化,做的是整體閉環的運營服務。目前整個租房O2O行業其實并沒有真正做到去中介化,只是做到了做中介但不收費或少收費,這相當于促銷優惠,但降價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市場呼喚去除中介環節的痛點非常明確,在傳統租房場景下,多數租客基本上是押一付三,走的時候一半的錢拿不回來。像火炬租房這樣對房東和租客完全零費用的解決方式,目前同業中還沒有先例。
對房東租客都免費,靠什么盈利呢?靠在線增值服務費用。例如,現在除了房東直租以外,還有很多公寓供應者,這是非常巨大的市場。另外,火炬租房還提供一些專業售后服務,包括租房金融等。
火炬租房的強勢殺入將在租房O2O市場掀起一場激烈競爭,其向出租方和用戶兩方同時提供補貼的方式將對丁丁租房形成強力挑戰,對傳統的房產中介產生更猛烈的沖擊,互聯網將在租房市場再次顯示它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