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消息,近期阿里健康除了正在開發互聯網醫療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外,還推進對醫藥電商的規劃。阿里健康原藥品O2O團隊和天貓醫藥館團隊已聯手組建一個秘密項目組,計劃推出一款專注于醫藥電商的APP。
據悉,該APP是一種全新的B2C+O2O藥品零售模式,可實現一站式購藥服務。用戶除了可以通過手淘、天貓客戶端能夠體驗在線下單外,還新增藥品智能導購、物流配送選擇、用藥安全提示、藥品掃碼等功能模塊,目前其基本覆蓋了用戶在購藥過程中的整套服務流程。
另外,阿里健康內部人士透露,這款醫藥電商APP將于與原阿里健康App區別開,阿里健康將更注重打通醫醫、醫患之間的信息通路,為用戶實現更個性化的就醫體驗。新App則側重于打通線上線下的藥品銷售體系。
自此,阿里健康欲打通“醫+藥+患”在線醫療全鏈條閉環的野心趨近實現。但在處方藥政策還未放開前,阿里的野心依然存在著一個缺口。
同時,阿里健康在實現閉環的過程中也付出了較大的成本。根據阿里健康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間,阿里健康出現較大虧損,且虧損幅度同比大增200%,外界猜測此次虧損高達上億港元。
高付出是否就有高回報,在國家政策未開放前沒人能夠斷定,但從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的講話中可以了解到政策的風向。“互聯網上涉及醫學診斷治療是不允許開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詢。當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的情況在不斷出現,我們也要不斷完善政策,對這些行為加以規范。”宋樹立曾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