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亞馬遜合作伙伴的美味七七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這也揭開了生鮮電商行業“死拼資本粗放運營”的冰山一角。但是,生鮮電商行業并沒有因為美味七七之死而停步不前,相反,新一輪的生鮮電商搶灘大戰即將拉開,它們試圖在生鮮電商這片“藍海”中闖出屬于自己的天下。
在生鮮行業默默耕耘了5年的優品悅動,一改往日的低調,決定舉起擴張大旗,復制北京模式向全國擴張。在優品悅動高管們看來,在接下來的5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要營收也要利潤的雙增長已經提上優品悅動的日程。
對此,優品悅動CEO毛劍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是公司起步最早的城市,現在的重點布局城市重點有上海、南京、深圳和太原。未來,公司的業績應該會以3倍-4倍的速度增長。
在毛劍波看來,大部分傳統電商都是屬于快速覆蓋全國,但實際上以美國的經驗,一些細分的領域并不適合一下子鋪開很多城市。亞馬遜Fresh先做了五年的西雅圖,之后才去了下一個城市。生鮮電商有基礎設施的問題,所以,區域化生鮮電商在一個城市完成擴展,穩定下來,再去下一個城市才是比較好的路子,發展速度要看資金和技術能否跟得上。
生鮮電商成電商最后一片藍海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60億元,2015年此項數據達到560億元,預計2018年將達1283億元。
事實上,雖然冷鏈物流這塊是阻礙生鮮電商發展的主因,但是,受國內電商環境不斷優化、消費者需求升級等因素影響,生鮮電商萬億的市場空間正在不斷釋放。
而巨大商機引來互聯網巨頭的覬覦,今年上半年,京東宣布斥資100億元打造生鮮配送一體化網絡;天貓生鮮建立先行賠付機制,用戶“壞果包賠”最高授信額度達1萬元;與此同時,生鮮垂直電商也紛紛受到資本青睞,易果生鮮和本來生活先后完成共計2億美元和1.17億美元的融資。
當眾多的目光聚焦在生鮮電商領域之際,4月7日,頂著亞馬遜合作伙伴的美味七七,宣布因資金鏈斷裂暫停營業,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生鮮電商找不到有效的盈利路徑,一旦資金燒光必然面臨倒閉。
無獨有偶,作為生鮮電商最早的開路者,優菜網在強撐2年后退出市場。其成立之初主營中高端有機蔬菜,并且實現了盈利。但之后將品類擴大到普通蔬菜,從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直接采購。溢價不足、客戶體驗急劇下降,導致客單價和利潤率上不去,幾近倒閉。優菜網創始人也曾道出自己的感受,背離“優菜”宗旨盲目擴大品類是禍根所在,與美味七七可謂殊途同歸。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電商領域最后一片藍海,即將經由爆發期過渡為理性發展期的生鮮電商,與“標準化程度”極高的傳統電商相比,在管理和運營方面差異極大,如何既盈利又增長,需要全新的思考邏輯,需要回答好“產品品類”、“采購渠道”、“線下布點”、“城市展開”、“信用底限”這5大問題。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鮮電商的存活率不高,主要是配送、生鮮冷鏈的成本較大。企業股東成本與固定投資相當大,當前階段做生鮮遇到的挑戰和困難會比較多。
而據了解,專注原裝進口食材領域的優品悅動,5年時間里僅拓展了近1000個SKU,其價格能與國內同類優質食材比拼,在年營業額1億元規模上仍然穩定盈利,完全可以作為行業教材。
對此,朱丹蓬表示,優品公司經營項目里面看,跟其它生鮮有一定的區別,走進口高端生鮮,但是這個目標受眾比較窄,這就加大了公司的配送成本,從未來布局來看是比較好的,當前用戶群向下擴展時,配送所占成本相應增加,就需要處理好資本容量與擴張速度的平衡,但是否能支撐到公司走多少年目前不好評判,優品需要大的資金財團來做這件事,如果沒有大的資金注入,很容易做成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