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鼓吹“中國房價將會暴漲,在未來五年將會再翻一番”。在中央一再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大背景下,這種聲音顯得分外刺耳。
“你可以預測價格,也可以預測時間,但是你不可能同時預測時間和價格”。因為歷史已經證明,同時預先時間和價格是一個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硬要這樣做的人在多數情況下的結局都是自取其辱。
過去3年,為抵御金融海嘯的沖擊,中國推出4萬億的財政刺激,并累計投放了近23萬億的銀行信貸,其結果卻是中國房價意外地翻倍,其漲幅遠超GDP和中國普通百姓工資收入的增幅。
未來5年,中國還有可能推出巨額的財政刺激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嗎?如果不能,那么房地產領域的投機者們還有可能重演往日好戲嗎?
冷靜設想一下,如果中國房價五年之后再翻倍,當前正如火如荼的房地產調控還有必要嗎?根據公開數據推算,2011年中國的房地產總市值大約是252萬億元,相當于當年GDP的5倍;如果中國房價再翻倍,意味著中國人民可以不勞而獲地增加一大筆財富,其規模相當于5年GDP。
真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出于為人民謀福利的根本宗旨,中國政府應當立即終止進行了近兩年的房地產調控,改限購、限貸政策為鼓勵全國每家每戶都多買幾套房子;反正房價都會漲,何必多此一舉、擋著中國人民的買房發財夢呢?
房產行業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稱過去的10年是中國房產行業的“黃金10年”,將來還有一個“白銀30年”,完了之后還有“銅鐵時期”云云。仔細分析,這種說法除了圈內人自我打氣、娛樂大眾,其實并無任何預測意義或學術價值;如果說有什么“價值”,也是“負價值”而已,因為它貌似將房地產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大行業降格變成“有色金屬”行業了。
2009年《福布斯》評選的全球七大潛在的金融泡沫之中,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名列第二。如果中國房價高空加油、再翻一倍,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泡沫,甚至成為全球各大泡沫中的“極品”。
再進一步設想,如果中國房價真的再翻一倍,誰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如果是占中國多數人口的普通百姓,那么,我們將樂觀其成,普天同慶中華民族共同富裕的偉大日子提前到來。
如果房價再翻倍,卻只有權貴階層和富人群體是最大的受益者,中產階層收益相對很小,廣大普通百姓徒有紙上富貴,而大批年輕人則是更加望房興嘆、難以置業。
最重要的是,一旦房價見頂之后急挫,眾多追高買房的普通購房人將慘遭套牢,成為最后為房地產泡沫破裂買單的“負資產”群體。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的房價再翻倍是一件好事嗎?至于那些拿個人聲譽去冒險、鼓吹房價繼續暴漲的人,他們究竟是在代表誰的利益?的確非常耐人尋味。
從陰謀論的角度來分析,在頂風作案、鼓吹房價大漲的種種說法的背后極可能是有利益動機的。試想,當下誰最希望中國房價再暴漲?
顯然不是號召房價“合理回歸”的中國政府,也不是對住房有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普通百姓,那么是誰呢?答案就是那些惟恐房價不漲的樓市投機者,是資金鏈面臨中斷危險的一些開發商,還有那些將大量財富過分投注于房地產的中國富人群體。
舉例說,國家發改委高級顧問、知名經濟學者國世平曾公開表示,他的一位學生僅在廣東東莞市就買了680套房子。如果中國房價再翻一倍,最大受益者將是相關利益集團的成員們,而最后買單的將是中國廣大的普通百姓,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童叟無欺的事實。
經過十幾年的磨練,尤其是08年金融大海嘯的洗禮,無論是中國的廣大投資者,還是人數眾多的中國網民,在心智上都已比較成熟,完全有能力去辨別什么是基于客觀事實和嚴謹分析的理性推斷,什么是別有用心的忽悠和恫嚇。
當下,中國樓市的“買方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想靠忽悠來制造恐慌的買房心理,用“饑餓式營銷”的手法來誘逼購房人出手將是越來越難了。
展望未來五年,中國老百姓最希望的應該是工資收入再翻一倍,而不是房價再翻一倍,中國的普通百姓尤其不希望的是在收入增長遲緩的情況下房價又再翻一倍!
奉勸那些處心積慮地忽悠老百姓高價買房的人,還有房地產相關利益集團的各色代言人,不要小看了中國購房人群體的理性判斷能力,更不要低估了決策層的集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