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釋放的政策信號顯示房產稅試點已箭在弦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5日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穩步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
今年1月28日,上海、重慶作為全國首批城市啟動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根據試點方案,重慶市房產稅主要對高檔商品住房征收,具體是對存量和增量獨棟商品住宅征收,稅率在0.5%至1.2%之間,共分三檔。預計今年征收房產稅可達1億元,將全部用于公租房建設。
有業內人士認為,房產稅改革試點近一年以來,上海、重慶兩地稅收總額和打壓房價方面效果并沒有預期明顯。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不能從當年稅收多少和房價是否下跌來判斷兩地試點成效。房產稅改革試點,體現了市場經濟要運用規范的經濟手段進行間接調控。
另外,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為避免加重公眾‘稅收焦慮癥’,應將其定位為個人住房調節稅。一是讓占有房產多的人交稅,占有越多,交稅越多;二是抑制在住房消費上的奢靡。這實際上是對住房消費行為的一種調節,同時也具有對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作用,還可抑制房地產投機。但如果現階段將房產稅打造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與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這一戰略要求相違背。”
劉尚希同時也表示,根據目前我國稅收征管能力,全國推廣時機還不成熟。
專家認為,全面開征房產稅還需清除三大障礙:第一是信息障礙。目前全國房產數據沒有聯網。第二是法律障礙。當前要對已有的法律、法規、地方政策做一個梳理和清理,防止出現“法律打架”的現象,影響征收的權威性。第三是征收障礙。究竟是自己申報還是政府認定,滯納稅款如何處理等,都需要細化。(綜合新華社、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