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在銷售受挫的情況下,開發(fā)商的錢袋子越發(fā)緊張:一邊是急等支付一年的工程款、營銷費用等,一邊是銷售回款不暢遍尋救急錢。就在資金鏈緊繃的開發(fā)商們坐立難安時,私募基金們卻正在伺機而動。
年底私募基金異常活躍
目前,在南京已有一些樓盤正和私募基金緊密接觸。近日一別墅項目就獲得了8000萬的融資,其中包括私募基金的鼎力支持。
吉合田機構董事長石旭升表示,相對銀行貸款和公募,私募基金獲取成本比較高,甚至年息達到70%-80%都不算最高的。尋求私募基金解困的房企,一般還是看好未來房市,預計未來利潤率可以走高以沖抵成本支出,眼下籌錢就為了能夠挺過去。雖說私募基金成本高,但通常是利息月付,一旦資金能夠周轉,就會停止走私募之路,所以如果只需要短短幾個月的資金周轉,資金成本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這也是為什么私募基金成本雖高,卻仍不愁銷路的原因。
合眾聯(lián)恒總經理程鵬則表示,據他了解到的私募基金最高日息達9‰,月息就高達27%。如此高的利息,一般都是短借。此外,還有投資類的私募基金,除了選擇項目苛刻外,還要全程參與項目的決策、控制。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透露,現在房地產行業(yè)不景氣,選擇項目很關鍵,私募就是奔著盈利去的,“實話說吧,要多少資金我們都有,關鍵看項目,項目不好我們絕對不接”。
豪賭樓市未來行情
對于年底私募基金在房地產行業(yè)的表現異常活躍,中國銀行一位信貸經理表示:一是年底房企都急用錢,二是樓市調控的威力在下半年充分顯現,炒房客雖然退出,但手上有資金又看好未來樓市發(fā)展的這部分人,已經轉而將錢投往房地產私募,在賭私募基金數年的運營或能避開目前的調控大潮。
當然,高收益必定與高風險如影隨形,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尋求資金的房企們都要清楚認識到,私募基金目前仍是刀尖上的一位“舞者”。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基金經理坦言,“我們今年只接全國50強房企開發(fā)的樓盤,例如萬科、金地、萬達這些房企的項目,就連地方龍頭房企的項目也不做了。”而私募基金則不同,只要認為項目好,無論企業(yè)大小都會去做。投資類的私募基金注入后,還會要求占股并參與項目分紅,比如一個項目投入5億元,私募基金占2億元,私募占總資金2/5的比例,未來分紅也要求要有同等比例的回報。
“現在的房地產行情下,如果私募基金投入的項目是早幾年拿的地,還能有的賺。如果是去年高價拿地的項目,行情沒有轉變的話,很可能就血本無歸。”按照這位基金經理的說法,私募基金此時進入房地產,除了抄底,更有賭博的意味,賭的就是未來行情,如果未來是牛市,項目大賣,就能狠賺一筆,否則有可能做的就是賠本的買賣。
大規(guī)模進入對行業(yè)不利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11月底,新募集的房地產私募基金多達20余家,涉及資金超過300億元,包括萬科、金地、華潤、復地等知名開發(fā)商均已試水房地產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大規(guī)模殺入房地產業(yè),會對行業(yè)造成怎樣的影響呢?在近日由揚子晚報主辦、長三角房地產研究院協(xié)辦的“2012中國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研討會上,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王洪衛(wèi)公開表示:今年是基金年,在國家對信貸嚴控之時,就有很多私募基金借機進入了房地產,但如果調控持續(xù),兩三年后,很多基金又會退出房地產業(yè)。王洪衛(wèi)認為,房地產市場可以允許少量的私募基金的進入,但大規(guī)模地進來,將會對房地產業(yè)形成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