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6日訊 盡管即將進入7月淡季,但樓市“淡市不淡”的跡象已經初步顯現。7月1日,老城區江景盤上江名都開盤面市,首開銷售九成。近期,天隆名邸、融信瀾園、正得·格林蘭庭、特房錦繡一房等新盤也將面市。數據顯示,6月份市區共9個新盤預售,相較5月份預售量有所增加。
6月放量預期基本兌現。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信貸、契稅等多利好政策組合入市,促使剛需進一步釋放,市場觀望心理進一步緩和。近期,市場上120平方米以下的熱銷樓盤,在售存量基本見底,以120~130平方米左右的改善型戶型大量涌現??梢灶A見的是,借勢市場回暖態勢,新盤推售步伐將加快,7~8月份“淡季不淡”的市場效應或將更為顯著。
新盤“補倉” 6月預售1446套
漳州市房管局預售數據顯示,6月份市區共9個項目獲批預售,預售總套數1446套,總面積為152926平方米,環比上升13%。與5月份相比,預售量有所增加,其中住宅預售量1150套,約占總預售量的80%。獲批預售的幾個樓盤分別為中心城區板塊的上江名都,東部新城片區的漳州碧湖萬達廣場、福隆城、鴻達嘉園、中森陽光美地等,城西板塊的永鴻·國際城、悠樂社區、金峰富城等。
在預售量方面,大盤仍然占據主角地位,推售步調有所調整。單次推量套數有所減少,推售節奏加快,呈現少量快跑的推售現象。從預售的主要板塊來看,東部仍然占據較大比重,中心城區較為稀缺,城西板塊在售項目較為集中。預售產品類型,東部產品類型較為豐富,商鋪、住宅平分秋色,中心城區板塊和城西板塊以住宅產品為主。
從預售價格來看,三大板塊均價差距有所懸殊。東部板塊價差較大,預售四盤價格分別為:漳州碧湖萬達,商鋪均價40000元/平方米;福隆城住宅均價5600元/平方米;鴻達·嘉園住宅均價7988元/平方米;中森陽光美地住宅均價4413元/平方米。城西板塊幾個樓盤集中為4500~5500元/平方米,其中,三盤均價分別為永鴻·國際城,住宅均價5434元/平方米;金峰富城,住宅均價4469元/平方米;悠樂社區,住宅均價5300元/平方米。中心城區板塊一枝獨秀,7月1日剛剛開售的欣江悅景(上江名都),住宅均價7626元/平方米。
目前,熱盤在售主攻110平方米以上的中等戶型。其中,福隆城推出2期翡翠庭131平方米三房,優惠后5200元/平方米起,永鴻·國際城7月1日加推110平方米三房,預售均價5434元/平方米。上江名都推售的78~96平方米兩房,92~139平方米三房,236套房源對外開盤銷售超過九成。7月7日,位于漳響路與九龍大道交會處的天隆名邸85~115平方米即將開盤。
除在售房源之外,目前正在蓄客的項目,預計將于7~8月份左右開售。正得·格林蘭庭主推80~90平方米剛需戶型,預計8月份推售。7月7日,錦繡一方·水仙里營銷中心即將開放,88~179平方米兩房~四房正在預約。
市場見好 中小戶型存量見底
近期,市場上前一階段推售的中小戶型已經基本見底,由此,新盤入市才顯得更為活躍。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成交的熱點集中在中小套戶型,中小套的成交比例占80%以上,表明本地的購買力以剛需自住為主,且本地人是購買主力。漳州本地人的購買力,占到個人購買力的八成。
今年上半年,順應大環境背景,市區大部分樓盤調整應市策略。大部分在售項目采取“以價換量”的銷售模式,并在產品線上主推中小戶型產品。今年1~5月份,全市各開發企業推出的90平方米以下及90~144平方米普通商品住宅為76.48萬平方米,占推出總量的81.82%。全市登記銷售的90平方米以下及90~144平方米普通商品住宅為55.05萬平方米,占住宅銷售總量的86.27%。
其中,市場上性價比較高的中小戶型,是今年上半年的成交熱點。而從市場推售的產品來看,上半年新品推售主攻市場需求,中小戶型的入市比例占據市場八成以上比重。中小戶型產品入市比例的提高,對緩解樓市庫存幫助較大,購買中小戶型產品的剛需置業者,成為推動樓市成交增加的重要因素。
目前,5~6月份在售的性價比較高的幾大樓盤,在售中小戶型已經基本脫銷,轉而主攻120~130平方米左右的中等戶型產品。以萬達中央華城86~99平方米左右,永鴻·國際城87平方米的兩房、金品花園97平方米小三房、福隆城100平方米、江濱雙璽110平方米、悠樂社區120平方米等戶型為例,在售量已經基本見底。
漳州碧湖萬達廣場營銷薛經理介紹,萬達中央華城86~142平方米住宅在售產品當中,80~90平方米的兩房戶型在4~5月份期間大舉去化,6月份以來,主推的117平方米三房熱銷。同樣在5月份期間,福隆城推售89~130平方米,4988元/平方米起,贈送面積6~14平方米,目前已基本銷售告罄。永鴻·國際城“青年購房減壓計劃”,84~88平方米兩房也已售罄。
□行業觀點
下半年保量是關鍵
數據顯示,今年1~5月,市區商品房住宅登記銷售均價為560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88%,當月環比下降4.46%。房價穩中略降。從漳州市區74個在售樓盤分析,中心城區29個樓盤均價為6436元/平方米,江濱沿線7個樓盤均價為6676元/平方米,新行政服務中心區域10個樓盤均價為6986元/平方米,九龍大道沿線10個樓盤均價為6343元/平方米,城西片區8個樓盤均價為4973元/平方米,藍田周邊10個樓盤均價為4294元/平方米。
顯然,從整體價格區間來看,市區房價整體穩中略降。中心城區及江濱板塊基本沒有太大的波動。東部新城板塊住宅均價約5600元,東部10盤價格趨高,主要是受到商業、高端住宅的拉動。城西板塊近5000元的均價,主要源于城西板塊大幅讓利優惠的帶動,成為市區房價洼地。
上半年,價格的微調帶動樓市成交量回升,伴隨著公積金貸款額度上調、普通住宅標準等多利好政策的調整,成交行情穩步推進。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去化之后,存量房的銷售迎來節點。
“事實上,從目前的銷售形勢來看,在售項目中小戶型產品已經所剩不多?!闭闹莺棋邉澘偙O蔡漢欽告訴記者,大部分在售項目經過大半年的銷售去化,11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已經去化了大半部分,好的住宅小區130~140平方米以上的戶型也賣得不錯。如今,市場上尚余留大量的120~130平方米的中等戶型。
事實上,120~130平方米的中等戶型是主流的正三房戶型,是最能夠滿足購房者居住需求的戶型。但近年來,隨著房價單價的提高,并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100~110平方米的小三房的出現,逐漸取代了正三房的功能,120~130平方米的戶型逐漸成為市場上的“尷尬”戶型。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戶型的選擇上,三房是最理想的自住需求,扣除公攤及套內的其他公共空間,真正能做到三房,并居住舒適的房源至少也要120平方米以上。
盡管近期在售樓盤的主力推售戶型就有不少中等改善型戶型,但對于改善型置業客群能否接力樓市購買主力,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有一定壓力?!氨M管有在走,但去化的速度相對較慢?!痹谥行粜统山蝗〉贸尚У耐瑫r,應市而出的改善型房源,是否能夠成為下一階段的成交主力,仍待時間觀察。
“但無論如何,下半年保量仍然是關鍵?!睒I內人士告訴記者,通過上半年的策略性銷售,房企已經回籠了一部分資金,度過了資金鏈的艱難時刻。近期,樓市金融信貸、契稅等多個利好政策的出臺,將促使購買力進一步釋放。(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朱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