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房地產調控之弦在全國各大城市飄紅的成交量下正在變得越來越緊繃。
在弦外,一方面是從總理到相關主管部門反復強調,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大方向沒有任何改變;另一方面則是,面對經濟放緩帶來的財政壓力,多個地方政府對房地產政策進行微調,欲通過給予購房者各項優惠給嚴控下的房地產市場“松綁”。這其中,甚至不乏北京、上海、杭州等之前房價上漲過快的一二線城市的身影。
從市場看,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監測的全國58個大中城市數據顯示,5月份六成以上城市住宅開盤量明顯增長,部分地區住宅市場出現量價小幅齊升局面。正當市場猜測這是房價反彈前奏還是調控加力預警之時,6月7日,央行宣布了三年來的首次降息,下調利率25個基點。房地產調控到底何去何從?
從目前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分析,央行此次降低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方面來自經濟下行,穩增長壓力出現;另一方面則源于通脹壓力也在下行,出現降息有利時機。應該看到,降息并非針對房地產市場,穩增長并不等于放松房地產調控,不可誤讀了中央堅持調控不動搖的決心和底氣。
目前,房地產調控正處于“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關鍵時期,反彈的壓力并非不存在,必須在堅持調控不動搖的基礎上,進一步夯實調控的根基。
第一,降息會釋放市場資金的流動性,若過量流動性再次涌入房地產市場,必然會從供求兩端推動房價上漲。為避免調控效果被貨幣大潮淹沒,必須施行更嚴格的信貸管理,讓資金用在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的刀刃上。
第二,無論從穩增長的角度,還是從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來看,客觀上面臨著微調的需要。這需要相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在調控不動搖的前提下,加強預判,強化政策執行力,不讓微調變形為松綁。
第三,面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變化,應加快推進有助于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制度建設。如進一步研究推進房產稅改革的方案,適當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加快住房信息系統建設,準確掌握老百姓住房擁有情況,精確實施房地產調控。
第四,深入研究制定“標本兼治”的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期政策,在土地供應、稅收政策、金融信貸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為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