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微企業大展身手
“每一天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長,這種成長又與公司的成長同步,產生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
從勇于拼闖的“牛犢”,到如今帶有16人的團隊,回顧起自己這兩年的成長,白龍感覺像在“坐火箭”。
1990年出生的白龍,曾留學海外,父母希望他畢業后能進入大企業,找一個“鐵飯碗”。然而白龍卻選擇了拒絕:“我想闖一闖,看看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樣。”
一次偶然的機會,白龍被一家創業公司的新項目吸引了。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主要致力于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把河北壩上地區偏遠農村的蔬菜賣到城里去,再把城市已經普及的產品及時賣到有需求的農村。白龍的妻子來自于壩上地區,對那里夏季棚產蔬菜銷售的狀況,他早有耳聞。這個項目讓他嗅到了商機,果斷選擇加入。
在這家初創的企業中,職員并不多,白龍由于表現出色,很快被負責人當做骨干人才培養,時常受到公司領導“一對一”的全方位指導,公司里的各項事務他也都有機會參與。“在小企業,你需要成為一根鏈條,把很多關節都串聯起來。因而你必須成為一個多面手。”白龍說道。
兩年的時間里,白龍在公司擔任過采購、會計,甚至兼任過運貨司機,如今已經成為分公司的總經理。企業也發展成為擁有21家線下超市的公司。
盡管總公司的規模依舊不大,但是對于白龍而言,這種發展已經是意義非凡。“每一天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長,這種成長又與公司的成長同步,產生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讓你不斷進取。”
如今,白龍正在積極推動與北京市場對接,將壩上地區夏季的蔬菜和當地的特色產品直接發往北京銷售。“這里的市場更大,前景更廣闊。張家口和北京因冬奧而聯結,希望我們公司也能成為兩地間的一根絲線。”白龍幽默地說。
【點評】在資金、政策的支持下,一批極具市場潛力的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成為年輕人發揮創意、實現理想的又一選擇。小微企業對于就業者而言,往往能起到更加全面的鍛造作用,讓年輕人經受磨礪、成長成才。(劉佳華 李茂穎 史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