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化,家庭教育也逐漸進步。教育模式由過去的淺耕粗作到現在的精耕細作,方式由專制野蠻過渡到民主文明。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產生,有的家長借口 忙,對孩子“生而不伴”;有的家長迫于生活壓力,對孩子“養而不教”。與此同時,家長的困惑也與日俱增。隨著網絡作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傳統權威型 家庭教育方式受到挑戰;面對急功近利的浮躁社會,家長不知如何把握教育尺度,比如重視學習成績還是重視全面發展?誠實守信是不是就等于迂腐?孩子之間發生 矛盾,忍讓是不是沒出息?競爭激烈,還要不要協作互助……迎接挑戰,解決困惑,必須沿著正確方向加強和引導家庭教育。
還應看到,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我們常說,父母就是孩子的“活教材”,“你的行為,決定孩子的世界”。試想,如果父母沒有道德底線,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線?如果父母貪污腐化墮落,何 以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做人?當然,家長不能止于做個“好榜樣”,還要當好“導航員”。如果我們急于求成,對孩子進行“掠奪性的早期開發”,他們的童年便黯然 失色;如果我們虛榮攀比,以“為你好”的名義逼迫孩子學這學那,結果往往南轅北轍。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好家長,才能教育好孩子。
對孩子的今天負責也要對孩子的明天負責,家庭教育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來自全國婦聯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建有城鄉社區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20多 萬個,局部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接下來,我們要沿著家庭教育五年規劃,落實落細,讓孩子在未來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