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孩子不會站的時候,我們不應該過早地、頻繁地將孩子扶站。有的家長說,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當然,哪怕醫生查體都會有相關項目,所以我們也強調“頻繁”這個詞。小嬰兒在6個月以前的記憶力是有限的,雖然會有對個別事件“深刻記憶”的可能,但大部分情況下的記憶力都比較短。那些四五個月就記住如何踮著腳站立的寶寶,往往是家長頻繁“抱”出來的——抱著孩子,讓孩子站在自己腿上或床和沙發上。
大家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引導是多么重要,父母的錯誤意識和觀念可能會不知不覺影響到孩子,甚至造成傷害。
有一次我在早教班看到一個9個月的寶寶,推著學步車滿屋子快速走,成了活動室里的一道移動風景,所有的人都在看這個孩子,他的幾位家長非常得意洋洋地站在一邊,覺得孩子這么早走得這么好特別拉風。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他家長都在看這個孩子的腳。這個男寶寶的直立程度和行走速度比許多一歲以上的孩子都要更強,但他的腳自始至終都呈現芭蕾舞者的樣子——孩子只會用腳尖走路。看著家長得意的樣子,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這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傷害,又會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發育。
是否忽視了體重管理
還有一部分寶寶,之所以先會走而跳過了爬行期,是因為在學習爬行的月份運動不起來——太胖了。過胖的寶寶比較容易有這個困擾,即是身體過于沉重,學習爬行的時候,對于臂力和腿力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家長應該要注意對寶寶進行體重管理(這個話題我們之前討論過了,不再贅述),不要讓孩子過胖,不僅會造成寶寶成年的未來長成個胖子,罹患相關疾病的風險,還會影響孩子的運動發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