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親手制作的丹藥,“非常苦澀、難以下咽”
龜甲、龍骨、石菖蒲、遠志,四味中藥各50克,打成粉末。熬制與藥粉等量的蜂蜜,用文火慢慢熬到起泡。趁熱將蜂蜜倒進裝有藥粉的容器,攪拌、搓丸。楊昌杰所在小組按照網上流傳的教程,制作“孔圣枕中丹”。
之所以選擇孔圣枕中丹為題,“是因為考慮到很多中藥會有各種禁忌,所涉及的病癥也跟我們有些距離,所以我們想找一種適合我們學生服用的、簡單安全的藥方。”楊昌杰說,“孔圣枕中丹自古以來就主要給書生服用,本身就是主治失眠、記憶力差等對學生來說很常見的病癥。”
“我們這個丹再怎么說也是藥。”為了確保丹丸安全,小組還咨詢了專業人士,“一個學姐,她是學中醫的,我問她這個藥會不會有什么禁忌或副作用。”
孔圣枕中丹涉及的中醫理論不多,成分少而簡單,適合初學者親手制作。
“最難的就是熬制蜂蜜,一般藥房都有老師傅操作,我們因為缺少經驗,得一直站在鍋子旁邊,頻繁調整火候,怕它太沸又怕溫度太低。”楊昌杰說,蜂蜜沸騰容易溢出鍋,太涼又會拉長熬制時間。
制作丹丸還涉及到關鍵一步——滴蜜成珠。這是檢驗蜂蜜熬制過程中黏稠度的一種方法。“蜂蜜起泡后用筷子蘸一蘸,滴到涼水里能保持球狀才算合格。”楊昌杰說,蜂蜜太稀,丹丸會過于軟糯,無法成球狀,“太黏稠又會過硬,根本咬不動,所以對蜂蜜黏稠度的要求很高。”當滴蜜能成珠,才能趁熱混合藥粉、攪拌搓丸。
兩個小時后,孔圣枕中丹制成,小組成員進行了試吃。
“味道非常苦澀,難以下咽。”楊昌杰說,在藥店抓藥時,藥方師傅一看他們買的這四味藥,就告誡他們,“這四味藥混在一起很難吃的。”
但親手制作丹藥的過程,還是讓小組的展示內容更加豐富而吸引人。“枯燥的學習生活還得到了滋潤,挺難得的。”楊昌杰說。(通訊員 張靜 記者 王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