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搭建平臺
但是一個人的努力是有限的,為了呼吁更多“陳欣”的加入,陳欣就將這個班的學生的情況發到朋友圈,當時就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西南石油大學讀委會的成員看到后,主動聯系了陳欣,希望發起一個活動來幫助他們。于是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一個書信交流平臺,即把山里的孩子和山外的優秀人群聯系起來,進行一對一的書信交流溝通。
支教老師對志愿者的感謝回信。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蘭嵐 提供
在山里,孩子把自己的小夢想、生活中的小煩惱、心里話等寫在紙上投進信箱,不久,就會有一封從山外寄過來的信,為孩子們解答心中的困惑。從此,這個寄信人就會一直與這個孩子通信。
“這個平臺最初叫做“真人圖書館”,2017年12月我們將其改名為‘解憂雜貨店’,靈感來源于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這部小說,寓意為希望為孩子們解除憂愁,讓他們可以快快樂樂的長大。一封封書信,把孩子和‘解憂人’聯系在了一起;一個小牛奶箱,就是我們真情傳遞的媒介。物質補償是小愛,精神陪伴才是大愛。我們可能不會成為英雄,但我們卻可以但絕平庸,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參加這個活動。”活動負責人王泳源這樣說道。
公益仍在路上
活動開展至今,第一期書信交流已經圓滿結束,而第二期的“解憂人”招募活動也落下了帷幕。不管是對孩子還是“解憂人”來說,都有很大的收獲。
據記者了解,這個活動是從2016年的寒假正式展開的。許多孩子從哥哥姐姐們跟他們的書信交流中看到了更豐富多彩的世界,他們對于學習的心態有了一定的改變,明白了支教老師的不容易,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孩子們也找到了可以傾訴的對象,獲得了心靈上的陪伴。除了書信交流,“解憂雜貨店”也開展了陪讀活動,讓孩子和解憂人在寒假期間共同選擇一本書,記錄讀書筆記并進行交流,以此來督促孩子學習。
喬賢一中的一位參與活動的孩子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遇到到這些哥哥姐姐,我不知道我會有多自暴自棄,我很幸運,感謝有他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