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實習安排處處疑惑,老師認為要從大局考慮
讓李偉疑惑不解的是,此次實習不僅不允許自主實習,還把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綁定在一起,占用了他們的暑假。而“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文件下發,都是口頭通知的。”甚至沒有開動員會,只是“出發前在班級里召開過一個短會,說了一下組織問題。”
記者也到學校的官方網站上進行了查詢,沒有找到關于2014級機械電子專業到山東煙臺富士康進行實習的通知。
對此,朱老師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實習的事情讓老師和學生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對外公開。這次主要就是以口頭形式講給學生的。書面文件可能是由學校高層來弄吧,我具體不太清楚。”
他補充說:“實習計劃都是根據培養方案擬定的,具體的實習時間和地點要跟企業進行對接才能確定。我們也是第一次來富士康,關于一些具體的細節,我們也不是很清楚。”
負責填寫審批表的江偉說:“實習的事情,我們是通過口頭通知的,沒有文件,我可以很明確地講,任何學校(對于這樣的實習)都是沒有文件的。”
而對于多名同學請求自主實習的問題,江偉認為,不允許自主實習是有原因的,“本來上屆機電學生也要來這里的,但因為實習時間太短,企業不同意,就讓他們自主實習。但實際上,有很多學生都只是找個單位蓋個章就完事了,沒有真正得到鍛煉,今年就統一安排了實習。”
在江老師看來,統一安排既是為學生的安全考慮,也為真正達到學習目的,“純碎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六盤水本身就比較偏遠,到大企業實習的機會非常難得。”
根據老師和學生的介紹,和山東煙臺富士康的合作屬于校企合作,“因為學校現在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有實踐環節,這就要跟企業合作。今年先帶一部分學生過來看看情況。”朱老師說。他認為,出于對專業技能要求的考慮,很多高校都會和企業建立這種產學研合作機制,幫學生找實習單位。和富士康的合作也是校領導在去年暑假進行考察后建立起來的。
但來到企業后,大家就不得不面對一些現實問題,“我們到了人家的企業,不是說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也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兩位老師頗有些無奈。
考慮到企業的具體要求,學校決定把中間隔著一個暑假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安排到一起。“你站在老師的這個崗位上,不得不從大局考慮,如果學生要怎么樣就怎么樣的話,該怎么管理呢?”江老師表示,他也跟學生講過,老師們就是想把該具備的能力給他們培養鍛煉起來,也多次在群里做過學生的思想工作,“很多時候大家應該相互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