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校園 > 正文

安徽工大出現“最牛考研學院”:184名考生168人過線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7-05-08 17:04 http://www.413629.com/

  184名2017屆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考試,168人達國家線,其中全達線宿舍17個,400分以上13人。被錄取的133人中,有64%的同學被985、211高校錄取。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一個個知名高校均出現在學院考研“光榮榜”上。這是安徽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曬出的2017年學生考研成績單。此外,該學院還有11名學生獲得保送研究生資格,考研錄取人數達到學生總數的40.92%。被師生譽為該校“最牛考研學院”。

  而該院金屬材料工程131班則被同學們譽為“最牛畢業班”——131班本是該校一個普通班級,但今年該班26人報考研究生,100%達線,且考研平均成績達346分,在校園里“一炮走紅”。

  “我們班考研達線率100%不是偶然的,不僅因為我們付出了努力,還因為學院為我們創造了優良學風、教風,使我們一直把優秀當成習慣。”班長陳政說。

  自從大三時全班開啟“考研模式”后,這個班級的26名同學抱團學習,相互鼓勵,清晨5點起床,深夜11點回宿舍。“考研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會有一些同學在途中松懈下來,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去吃飯,一起回寢室,辛苦弄到的考研資料相互分享,這種班級氛圍讓我堅持了下來。”已被華中科技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的孫明杰說。

  考研的過程雖然很艱辛,但131班同學苦中作樂,在考研路上找到了自己的追求與快樂。“這種追求實現自己夢想的共同經歷讓我們覺得非常充實。”在考研經驗交流會上,孫明杰說。

  不過,“最牛考研班”的秘訣并非全靠“讀死書”。陳政告訴記者,考取的同學大多擔任過學生干部,并多次獲得各種稱號。在SRTP項目、“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學科競賽中都獲過大獎。

  金屬材料工程133班29人報考,28人達線,達線率97%,平均成績達360分,也讓同學們唏噓不已。在備考期間,該院學生不論專業和班級,大家情同手足,無論是專業難題還是生活困難,大家都會傾力相助。

  去年4月,金屬材料工程131班黃姓同學因病住院,前后兩個多星期,同為考研大軍里的20多個同學輪流到醫院陪護,還幫她復習。“即使在最關鍵的沖刺階段,同學們也沒忘記我,考前一周他們還自發幫我查漏補缺。”該同學表示。

  “一個家庭有家風,一個班級有班風,而一個學院當然有院風。這對一個學院考研團隊走向非常重要。一種向上的氛圍一定會激勵團隊成員進行自我價值的挖掘,而消極的氛圍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學風正了才能形成整體良性發展氛圍。”院長何宜柱說。

  通訊員 汪盛顏 張佩佩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5月08日 09 版)

原標題:安徽工大出現“最牛考研學院”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2025年安徽高考錄取分數線公布時間確定
  • 新疆2025年中考時間確定 新疆中考各科目考
  • 2025年上海中考具體時間 各科目考試時間安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廈門新一批技術創新基金企業及項目“白名 “TVB御用師奶”黃鳳瓊做月嫂 曾參演《唐 產品暢銷海內外!安溪這家企業有點牛! 中考19日—21日舉行 晉江2.6萬名考生應考 廈金大橋(廈門段)建設海陸并進 項目建 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 提升黨建 6月17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92號和95號汽 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 提升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