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過,進入開學季,各種校園兼職廣告充斥網絡社交平臺。記者連日采訪發現,各種兼職微信群、論壇里滿滿都是套路,“先繳費后兼職”伎倆背后是騙子們精心策劃的局,校園兼職已成網絡詐騙重災區。
“在宿舍躺著就把錢賺了”、“輕松刷單,月入五千”等極具誘惑力的校園兼職廣告遍布網絡,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們很容易“中招”。在廣州某高校讀書的梁曉紅(化名,下同)向記者說起“中招”經過:偶然在QQ群里看到“千字30元(人民幣,下同)”的打字兼職信息,聯系上招聘者,對方發來兼職項目價目表,里面有打字、刷單等,但稱想兼職要先交入會費,入會費分級從299元至386元不等,再根據級別分接活單價。
小梁說,對方承諾一個月后如表現合格即可退會費,如即時繳費可免費獲贈200元電話充值卡。“于是,想著多賺零花錢的我選擇了386元會級”,但小梁入會后感覺越來越不靠譜,“打字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半個小時打5000字,平臺方還鼓動我將發布兼職信息拉更多人入會以賺取高額傭金”。不到一個月,小梁選擇退出,386元會費押金自然打了水漂。
中山大學的小方所遇“劇情”相似:誘惑之下微信添加了客服人員,客服人員先稱只需幫商家刷好評和銷量即可賺錢;首次輕松賺得200元后,客服提出因系統故障需小方先墊付費用;在小方墊付近千元后,客服要求小方再介紹兩位朋友“入伙”才可繼續賺錢。于是,小方只能用一千元買下“懊惱自己鬼迷心竅”。
在收集諸多案例后,記者試著以在校大學生身份,微信添加以打字、刷單兼職為主的某某團隊。該團隊主推工作包括淘寶刷單、注冊單、微信投票等,會費從49元至99元不等。當記者表示以做單抵用會費時,客服人員馨兒立即展開勸導,并解釋稱,收取押金是因為任務執行都是無人監管下進行,為保證完成質量不得以而為之,“之前有人拿了三百多元,一個字不打就跑了”,并強調“我們這兒是大型、正規兼職平臺,與十多家店鋪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