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還是“創收”?
校方:滿足學生和家長需求
高平一中官方微信公號2016年11月15日發布文章稱,“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的很多學校開設了空中課堂,共享名師資源。但對山西而言,推進教育改革新機制尚處摸索期,我校率先突破,探索空中課堂新模式”。
文章中提到,對于空中課堂這種網絡教學方式,該校校長趙春明“給學校相關部門下達的指令”是: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平臺介紹名師,宣傳名師,把名師推向社會。“面向全校選聘各學科骨干教師授課……滿足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尤其名師)的需求。”
但校方口中的“創新工程”,卻被不少學生質疑為“創收工程”。上述學生及家長均提到,學校將“周練”及寒假作業和“空中課堂”捆綁在一起,“外包”給了浙江某公司,“不買空中課堂,試卷也不給發了。這符合規定么?”
2月12日,白帆告訴澎湃新聞,因為引起了媒體關注,開學后,學校專門開了個會。“班主任向大家強調,這是國家鼓勵互聯網和教育結合,學校一切是為了學生,不是占學生時間,是占了老師假期,應該體諒。”
2月13日,高平一中開學次日,校方發了調查問卷,讓學生談談“新學期對空中課堂的展望”。“大部分學生填的是實行免費聽課。”一名學生告訴澎湃新聞,他覺得“周練”很有必要,“空中課堂”也是創新,但是兩者捆綁在一起,甚至收費,這讓人沒法接受。“做題、講題難道不是學校應該提供的么?”
被校方視為“創新”的空中課堂,教學效果卻遭到學生吐槽。
“我沒有太在意空中課堂,都是讓電腦在那里待機,因為網上聽課效率真的很低,在電腦前坐一下午也很累,實際上很多自己會的東西老師在一直講。”白帆說。
2月11日,開學前夕,盡管老師已在“空中課堂”講解了包括36套試卷在內的寒假作業,但孫鑫所在同學群里仍有不少同學四處找答案。“很多人根本就沒聽課,連答案都懶得去下載。”
2月11日以來,澎湃新聞多次致電高平一中校長趙春明,均被拒絕。在2月11日的一則短信中,趙春明稱“學校開學后再予答復”,但截至發稿前,澎湃新聞未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