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山西省太原師范學院教師樸巍的邀請,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的攝影記者12、13日進入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村鎮大澗北村、張峪村,為20戶貧困戶拍攝全家福。樸巍說,以后會年年為這些貧困家庭拍攝全家福,記錄農村家庭的變遷。
山西省太原師范學院教師樸巍邀請攝影記者進入山西的農村,為20戶貧困戶拍攝全家福。圖為攝影記者和當地人走在鄉間竹林中。 李娜 攝
因學致貧
這兩個村莊是太原師范學院的扶貧對象。2016年5月,樸巍開始擔任兩個村莊駐村工作隊長,負責扶貧,“2016年,我在這兩個村待了150天。”
這兩個村莊人均耕地比較少,貧困人口多,和河南省三門峽市隔著黃河。據大澗北村支書孫旭鵬介紹,該村有362戶97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1戶327人。種植大棚蔬菜和雙季槐是該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而張峪村有761戶2359人,有貧困戶179戶601人,屬于純移民村。
據樸巍介紹,致貧因素大致有兩個,因病致貧和因學致貧。
12日,跟隨樸巍進入大澗北村村民沈躍軍的家,記者看見院子里的簡易棚子下堆放著高高的柴堆,用于生火做飯、取暖。院子地面是最原始的泥土地面,一棵老樹上搭著洗凈的衣服。房間內的擺設非常簡樸,兩個女兒的獎狀貼滿兩側墻面。
沈躍軍今年41歲,和妻子侯慧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沈丹和二女兒沈亞丹分別在縣城里讀初三和小學四年級。
沈躍軍一家四口只有一畝田地,以每年400元的價格承包給別人,全家靠他在縣城里當建筑工人生活。他說:“一年能打五個月的工,一年收入1萬多元。”
據其介紹,他家最大的開銷就是兩個女兒上學的生活費,“村里沒有初中,最近的小學也有兩三里地,只能把姐妹倆送到縣城讀寄宿制學校。兩人一年的生活費需要5000多元。”
因沒錢蓋新房,沈躍軍一家四口、父母二人,還有弟弟一家人住在一個院子里,擁擠,不方便。
根據國家政策,沈躍軍一家屬于貧困人口,享受一些扶貧政策。墻壁上掛著一個幫扶政策牌,標明沈躍軍一家人享受每年1800元的移民后扶持補助,每年新農合合作醫療600元的補貼等受益項目,兩個女兒分別享受每個學期1000元和625元的補助。
太原師范學院的一位梁老師是沈躍軍一家的幫扶人。梁老師幫沈躍軍的兩個女兒申請了義務教育生活補助,還為他聯系了打工渠道。
兩個女兒學習很好,沈躍軍說,以后要一直培養女兒上學成才。
山西省太原師范學院教師樸巍邀請攝影記者進入山西的農村,為20戶貧困戶拍攝全家福。圖為大澗北村村民沈躍軍一家四口。 武俊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