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卡”鍛煉 室外室內項目自由選擇
放寒假前,七中萬達學校就給每個同學布置了寒假體育作業,要求學生在家保持長跑、跳遠、俯臥撐等鍛煉,每天“打卡”,由家長簽字。
記者在學校發給每個學生的作業清單上看到,每天既有室外項目也有室內項目,同時還有自由選擇的運動項目如游泳、打球、跳舞等。
其中,室外可選擇的項目有慢跑或跑樓梯30分鐘;跳繩6組,每組2分鐘,(單腳跳/雙腳跳);三級蛙跳4-6組,每組3-5次;10米往返跑10次。室內項目有直立姿態練習30分鐘;仰臥起坐2組,仰臥舉腿3-4組,原地高抬腿2分鐘等。學生每天需填寫鍛煉記錄表,同時要有家長簽字。除了學生每天“打卡”,父母跟子女的親子鍛煉也在學校的測評當中。
高二六班劉嘉淇選擇的寒假體育鍛煉項目是跳啦啦操,有時她還跟著小區的爺爺奶奶們跳壩壩舞。初二一班的李洋是個運動愛好者,13歲的他身高近180厘米,“我喜歡的運動有騎車、慢跑、跳繩、籃球,每天用40-90分鐘打籃球。”“春節胖三斤?我沒有!”小伙子很自豪。同班同學官奕琳身高一米七,春節仍然保持了苗條的身材,“我選擇的是羽毛球、跳舞、爬山或者爬樓梯。”她說,堅持運動最大的收獲是“上體育課更開心,體育考試輕松過關。”
95%的同學合格 學生大多沒胖老師胖了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的要求,根據昨日監測學生身高體重數據,再比對上學期學生身高體重等測試數據,學校初步判斷僅有7人不正常,占總數的5%,合格人數131人,占總數的95%。
通過數據分析,學生經過4個多月的體育鍛煉,在體重上:體重增長小于5公斤的有115人,占83%;增長6至10公斤的有16人,占12%;增長超過10公斤的有7人,占5%。在身高上:長高小于5厘米的有84人,占61%;大于6厘米的54人,占39%。
有趣的是,跟有寒假體鍛作業在身的同學們相比,老師們就有點“放縱”了。同學們測完體重后,不少老師也興致勃勃站上了體重秤,“我過年胖了4斤!”“我胖了3斤!”兩位女老師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