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寒假就是回家吃吃吃、搶紅包,跟老媽“唇槍舌戰”。而對于一些人來說,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寒假放棄陪伴父母親友,而是選擇與空蕩的教室、冷清的宿舍為伴。
寒假不回家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
寒假還在學習才是真學霸
當一些同學在興奮地搶訂回家的車票時,還有一些同學則樂著走進了空無一人的實驗室。“終于沒有人跟我搶實驗設備了。”他們說。
就讀于天津一所大學的張澤表示:“我的實驗剛開了頭,雖然放假了,但是還得在實驗室里看著儀器,記錄數據,實驗不結束離不開人的。”雖然他很想回家,但是為了手中的項目能夠按時、安全地取得成果,張澤不得不留在學校,繼續著宿舍、實驗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
兵器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生魏芬的家在山東青島,這個寒假,她決定留在北京,甚至春節都不回家。
“馬上要畢業了,我要抓緊趕論文。”當魏芬的爸媽問她哪天回來過年時,魏芬的回答讓父母有些失落,“但是他們很理解我,畢竟學業是第一位的”。
對于這個選擇,魏芬也有些無奈。“博士生的生活真的很忙,尤其當論文或實驗沒有進展時,心里很焦慮,壓力也很大。”
選擇假期在學校當學霸并不罕見。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北京市幾家輔導公務員考試和出國外語考試的培訓機構了解到,許多外地大學生都選擇寒假期間留在學校參加補習班,準備迎接2017年上半年的公務員考試和各種外語考試。
今年,在北京市某211高校就讀的大三學生劉璐璐也成了“留校大軍”中的一員。上大學時沒能進入自己喜歡的心理學專業,她希望在考研時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就早點做準備,時間還可以富裕一些,可以多復習幾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