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技位
帶著“技士”“匠士”之銜,云南交通技師學院的畢業生要么成為4S店技術工人中的佼佼者,要么自己創業,在汽車銷售和修理行業業績突出,收入可觀;經他們手修理的汽車很少返修甚至沒有返修。
“學院培養的不僅有藍領工人,還有‘金藍領’高技能人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客座教授朱軍認為,“技位考評意義重大”,培養工匠精神,倡導專注專業,就必須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職業教育不僅是教給學生一技之長,讓他能養家糊口,更是要讓他們體面地、有尊嚴地在社會上生活”。
朱軍不無遺憾地指出,目前,技工院校汽車專業學生畢業后,在本專業干三五年后轉行的很多,堅持留下來發展的很少,其原因就是缺乏評價學生技能水平的標準。由于職業教育頂層設計不完善,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不暢,在社會中的身份和地位處于尷尬狀態,使他們沒有獲得相應的社會認可和與之相匹配的待遇。
對此,云南交通技師學院黨委書記李育全也認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技位’。”
他指出,目前,職業教育面臨諸多困境。普及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規模越來越大、適齡求學人口總量的變化等,都極大地沖擊了中職和高職的招生,招不到學生如何辦學,招不到好學生如何打造名校。
他分析說,“十三五”被認為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但職業教育體系在設計上不加以改進,不從宏觀制度上加以推動,黃金期也可能變為衰退期。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可能給已存在的原有職業院校造成巨大沖擊,使黃金期變成競爭期,小、散、弱的職業院校將退出舞臺,最終可能弱化職業教育。
“在頂層設計中完善體系,使職業教育真正成為一種教育類型,技位體系是一種選擇、一種方案。”李育全說,技位授予倒逼學院進行教學改革,對教師水平、課程設置、設施設備提出更高要求,激發了學院的發展動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