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學鋼琴,10歲娃娃離家出走;父母給的學習壓力大了,孩子寧愿呆在派出所……全市的小學已開始放寒假,可不少孩子卻愁眉苦臉,因為家長給他們報了各種假期“興趣班”“特長班”,這讓孩子們感到無異于是另一種“開學”。
重慶明亮心理咨詢所所長邱駟說,許多家長在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時,根本就沒有體諒過孩子的心情,征求過孩子的意見。這種過于功利的心態,會讓孩子的興趣變成一種負擔,甚至會抹殺孩子本來的興趣。
讀讀這幾個故事,家長們,也不妨認真看看樹人小學發給家長們的一封公開信,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15日傍晚7點過,沙坪壩區中梁鎮派出所走進一對男女,二人神色慌張,語無倫次,連聲說道“小孩不見了,小孩不見了,怎么辦,怎么辦?”報警求助的是中梁鎮居民曾先生,他的兒子小康(化名)今年10歲,讀小學四年級,當天下午從家中出發準備去學鋼琴,按時間算應該早就學完回家了,但到傍晚7點過都還沒有到家。一家人找遍了學校、市場、網吧、培訓點等每一個小康可能去的地方,但一無所獲,最后只好求助公安機關。
民警了解到小康離開家的時候從媽媽那里拿了一張公交卡,由此判斷小康很可能是乘坐公交車到了其他地方。隨后,民警立即聯系公交車站,調取視頻監控錄像,結果發現15日下午4點左右,小康坐上了前往沙坪壩雙碑方向的296路公交車。民警跟隨線索開展調查,又發現小康曾在沙坪壩區三角碑附近出現過。
原來是逃避學鋼琴跑去看書了
民警在與小康的家人溝通中了解到,小康的家教很嚴,平時也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學習之余最大的愛好就是看課外書,家長也常帶他到圖書館。通過這些信息,民警分析認為,小康很有可能會去沙坪壩的某個書店或圖書館。隨后,民警和小康家人趕到位于鳳天路的市圖書館、三角碑附近的新華書店蹲點守候,期盼小康在書店里出現。16日晚9點過,守候在新華書店的民警果然發現了小康,此時距小康離家已過去近30個小時。
10歲大的孩子為啥突然離家近30小時?民警了解到,原來,小康在期末考試結束后本以為可以好好放松放松,沒想到父母卻要他去學鋼琴,心里頗不情愿。15日下午本應是小康去學琴的時間,但看書的念頭最終在他頭腦中占據了上風,他不由自主地選擇去了書店。整個下午小康都一直在書店看書,直到關門。
所幸碰上好心人,孩子平安無恙
15日深夜,一過路的好心阿姨看見獨自在外游蕩的小康,經過一番詢問后,阿姨將小康帶回家中休息。第二天,阿姨要上班,小康也說自己要回家,于是阿姨將他帶出后就上班去了,小康則繼續獨自一人到處閑逛,擔心被責罵,所以不敢回家。直到16日晚上9點過,小康又來到書店附近時,正好碰到在著急尋找自己的家人和警察。
昨天,小康的父母向警察表示,他們已經耐心地和孩子進行了溝通,將給孩子更多的假期休息時間,小康也表示自己愿意繼續學鋼琴。而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小康的母親還給他買了一塊帶GPS定位功能的兒童手表。
寒假生活·提醒
父母給的學習壓力太大了
男孩不愿回家愿住派出所
本報訊 (記者 錢也)1月13日,渝北兩路附近,一個11歲的小男孩在街頭走丟,民警發現后,急忙將他帶回派出所,幫他尋找家人。但奇怪的是,這個男孩并不配合民警幫他回家,似乎還很喜歡呆在派出所。經過民警的開導和了解,孩子的“隱情”才浮出水面:父母給他的學習壓力太大,他感覺呆在派出所比在家里還好。
13日晚上9點過,渝北區公安分局兩路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在街頭迷路,不知道如何回家了。接到報警后,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可是小男孩在民警面前什么都不說,更不愿告訴自己的家庭住址。隨后,民警將他帶回了派出所。
來到派出所后,孩子依然是一問三不知,始終保持沉默。對于十多歲的孩子來說,記不得家長電話、不知道家庭住址及就讀學校的情況非常罕見,民警認為,這孩子一定是有一些事情沒有說出來。除了不提家庭的情況外,這小男孩其實挺活潑,他還好奇地問民警們是怎么值班的,并和值班民警打得火熱。這種反常的現象讓民警們既心痛又著急。
14日早上,小男孩睡醒后,民警給他買來了漢堡和牛奶,吃過早餐后,他的心情似乎又好了許多,慢慢地開始給值班民警講自己的事情。小男孩說,他的名字叫小龍(化名),今年11歲,考試成績很好,語文、數學的分都很高,民警趁熱打鐵,立即從小龍的口中打聽到了小龍就讀學校的名字。隨后,民警通過校方聯系上了小龍的家長。
不過,讓大家意外的是,小龍家長來到派出所值班室后,更多的是抱怨小龍不懂事、成績不好,進派出所就是不愿意寫作業,并稱小龍已經進過很多次派出所了,每次都是派出所聯系家長,孩子回去后還很高興地給家長說,派出所民警給他買好吃的好喝的,沒有精神上的壓力。這一次,小龍又極不愿意地跟著家長走了。不過,現場的民警都感到心酸。
渝北警方提醒市民,基層民警直接接觸群眾,常會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警方的溫暖,但現在這種溫暖竟然成為了一個孩子喜歡呆在派出所的理由,那么,家長是不是也應該思考一下了?希望家長在強化孩子教育的同時也能多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而不只是學習成績。